4月24日,“天下南岳·祝融天下”主题系列文旅活动盛大启动,社会各界人士齐聚南岳衡山,看南岳人文大戏、赏七十二峰图长卷、观千年南岳庙会——
■文/本报记者 刘思远 莫雄飞
通讯员 文 兰 曾小艳
■图/罗 盟 周 围
通讯员 曹正平
4月24日,是“火神”祝融最火的一天。
这一天,在江苏南京举行的中国航天日启动暨中国航天日开幕仪式上传来喜讯: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了中国第一辆火星车命名——“祝融号”。
这一天,在“火神”祝融的驻地——南岳衡山脚下,一系列以“天下南岳·祝融天下”为主题的文旅活动陆续展开,社会各界人士看南岳人文大戏、赏七十二峰图长卷、观千年南岳庙会,乐享祝融文化盛宴。
上午9时,新开张的祝融火文化园内,祝融剧场座无虚席,伴随“八百里衡岳入画来”的熟悉旋律,市民期待已久的南岳一台戏——《祝融传说》情景剧正式首演,“天下南岳·祝融天下”文旅系列活动也拉开了帷幕。
《祝融传说》情景剧以火为主题,以南岳虔诚的香客朝圣之路为线索,讲述了一支朝圣队伍前往南岳衡山祈福,一路艰辛万苦,奇遇不断,幸得道家赐福,荣得佛家点悟,喜得圣帝庇佑的故事。道家空灵,佛教禅意,儒学渊源,聚成南岳独特妙境心火。
整场演出可以说是大气磅礴、身临其境;灯光、水幕投影带领观众穿梭于原始丛林、佛道仙山、繁华集市;高超的杂技、华丽的大型歌舞在水火交融的梦幻舞台上带领观众移步换景,穿越千年,感受南岳衡山的历史和文化,随着剧中人物感悟生命,洗涤心灵,祈求福报。“《祝融传说》演出,让我感悟生命,完成了一场虔诚的心愿之旅。”看完演出,观众李先生不无感慨。
当天,南岳美术馆也迎来开馆暨《锦绣潇湘·南岳衡山七十二峰图》首展和学术研讨会,吸引了各地文艺界大师、文艺爱好者及市民群众前来参会、观览。
《锦绣潇湘·南岳衡山七十二峰图》由两幅长卷组成,一幅是长36米、高0.7米的水墨长卷,一幅是长72米、高1.3米的线描长卷。长卷是由省美协副主席王金石为主的创作团队的潜心耕耘之作,几年来,画家们把身影、足迹、智慧和汗水留在“洞庭衡岳间”,“踏遍青山人未老”,最终完成这部体现时代高度、充满家国情怀、彰显湖湘特色、包含史诗品质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传世之作。
“《锦绣潇湘·南岳衡山七十二峰图》,开启了南岳乃至湖南文化发展的新高度。”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在贺信中说道。南岳衡山作为中华五岳之一,素有“五岳独秀”之美誉,山川秀美,地灵人杰,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南岳美术馆的开馆及《锦绣潇湘·南岳衡山七十二峰图》的展出将进一步提升南岳文化艺术水平,南岳文旅融合发展进入新征程。
“南岳美术馆的开馆,将为艺术家记录美好新时代提供新的交流平台,也将为艺术贴近市民群众、融入公众生活开启新的艺术之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夏义生在长卷首展启动仪式上说。
当晚,一场热闹的“火秀祝融”火灯庙会在祝融火文化园举行,大家齐聚现场载歌载舞,共享这场盛宴。
晚上9点,欢快的锣鼓声中,龙狮表演活灵活现,奔腾如飞。在舞龙舞狮队的“助阵”下,“火神祝融”点燃篝火,将整场庙会推向高潮。其中,惊险刺激的火轮表演和10多名60岁以上的老人集体展示的手舞龙表演,赚足了路人的眼球,引得大家纷纷点赞。
记者注意到,整个现场以暖黄色作为灯光的主基调,柔和的灯光勾勒出屋顶、檐口等民国风建筑的细节和特点,时光隧道、花灯、玉兔望月、星空隧道等氛围灯组点缀其间,游走其中,犹如穿越回百余年前,别有一番韵味。各种造型的璀璨灯光秀,不仅装扮了文化园的夜空,更是打造出了一场别样的“田园夜游”。
“无论是祝融文化园、《祝融传说》,还是火灯庙会,这些含有祝融元素的旅游业态,是塑造南岳文旅产业新格局的关键。”南岳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祝融文化旅游业态的构建和推出,是补齐南岳全域旅游发展短板的重要一环,对弥补南岳多年来的夜间旅游空白、擦亮南岳旅游文化名片起到重要作用,能够形成南岳景区“白天登山祈祷,晚上剧场看戏”的旅游新格局。
“下一步,南岳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文化担当、发展自信,以衡阳旅游龙头的使命感,切实为项目建设服好务,为艺术交流搭好桥,努力把祝融火文化园、南岳美术馆等打造成衡阳的城市名片,湖南的文旅高地,世界的文化地标!”区委书记曾建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