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林
踝关节扭伤俗称“崴脚”,是一种很常见现象,几乎每个人都可能经历过崴脚。“脚脖子扭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 又没有骨折。”多数人对踝关节扭伤存有认知误区,殊不知踝关节上有肌腱、韧带、软骨等地方,受伤了比骨折还难治。
崴脚后是否需要到医院就诊?应该如何处理?踝关节扭伤的危害有哪些?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手足外科主任谢松林提醒,多数患者骨折后,通过手术或者非手术治疗后能够痊愈,而踝关节扭伤却很可能会产生后遗症,如踝关节不稳、反复扭伤、创伤性关节炎等,有些甚至很严重,因此遇上踝关节扭伤,及时检查、休息、治疗很重要!
踝关节扭伤
是最高发的运动损伤
谢松林介绍,踝关节扭伤在关节及韧带损伤中发病率最高,是最高发的运动损伤,约占所有运动损伤的40%。踝关节是人体距离地面最近的负重关节,也就是说踝关节是全身负重最多的关节,踝关节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决定踝关节在跖屈时比较容易发生内翻性和外翻性的扭伤。
“外踝韧带包括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三个部分。”谢松林进一步介绍说,因为踝关节外踝腓骨较长踝穴较深而内踝胫骨较短踝穴较浅,故踝关节更易发生内翻扭伤,常见的是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损伤。外踝扭伤时,患者在尝试行足内翻时疼痛症状加剧。
谢松林提醒,踝关节外翻扭伤虽不易发生,一旦出现却很严重,如内踝三角韧带发生断裂一般都会引起踝关节不稳,且常常同时合并其他韧带损伤和骨折,患者在尝试行足外翻时疼痛症状加剧。
扭伤踝关节
应遵循“R-I-C-E原则”
踝关节扭伤后如何处理?谢松林指出,应遵循紧急处理原则——“R-I-C-E原则”,“分别代表Rest(休息和制动)、Ice(冰敷)、Compression(加压包扎)、Elevate(抬高患肢)”
一是注意休息和制动。要避免负重,脚不踩地,避免进一步加重损伤,同时也为机体组织的修复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是冰敷。用冰袋、冰棍或是冰镇饮料都可敷,每次冰敷20—30分钟,每间隔4—6小时1次。注意不要直接将冰块敷在患处,可以用毛巾包裹冰块,以免冻伤,在损伤48小时后方可酌情热敷。
三是加压包扎。购买弹性绷带,根据不同的损伤类型,逆着损伤的力量方向缠绕。注意弹性绷带勒得不能过松或过紧,以勉强可以塞进一个手指的松紧程度为宜,过松则没有效果,过紧则会影响肢体血供,加重肿胀,甚至引起缺血坏死!
四是抬高患肢。在休息的时候,尽量选平卧位,踝关节下方垫一个被子或枕头,让肿胀的踝关节比心脏位置高,增加静脉回流,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踝关节扭伤经休息及紧急处理后,疼痛和肿胀可能消失。如果早期治疗不当,损伤的韧带可能过度松弛,将造成踝关节不稳,容易引起反复扭伤,甚至关节软骨损伤,发生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行走功能。”谢松林建议,明显的踝关节扭伤必须及时就诊,先行X线检查排除是否有踝关节骨折,再行核磁检查近一步确定韧带损伤的情况,并知晓关节囊及关节软骨损伤的情况。
切勿大意
后续治疗很重要
谢松林提醒,踝关节对人的作用很大,如受到伤害要引起重视,及时处理,还要遵照医嘱,进行后续治疗才能尽早恢复,保护身体健康。
首先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消炎镇痛类药物,其次采用超声或者激光等理疗手段来控制肿胀和炎症。此外,要选择石膏、合适的支具或护具制动休息2周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还要适当进行康复锻炼,急性期后,做些伸展和肌力训练可以帮助患肢恢复活动度和相关肌肉力量,为恢复正常行走及运动打下基础。
MRI或者B超提示韧带有III度以上损伤的患者,通常建议在积极康复训练和保守治疗的基础下随访3个月,再检查韧带的稳定性和关节松弛度。如果恢复不明显,且影响正常活动,或者反复发作的慢性关节不稳患者,可考虑接受手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