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血管外科:~~~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1年04月12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
成功为800克 “巴掌宝宝” 筑起“生命线”
置管成功

  ■朱嘉林

  本报讯   近日,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成功为一胎龄约26周、体重800克的超低体重早产儿实行PICC置管术。置管术的成功开展,解决了早产儿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和静脉营养治疗的难题,为患儿的后续治疗建立了一条无痛通畅的绿色通道。

  入院时,该患儿全身发绀,自主呼吸浅促、不规则,生命危在旦夕,需要多种静脉给药及长时间静脉营养维持生命。刘海英主任及谭佳护士长带领新生儿科团队立即为这个小宝贝制定了详细的医疗和护理计划,其中PICC置管成了重中之重。

  然而,小宝贝整个身躯只有成年男性的巴掌大小,皮肤薄如蝉翼,血管细如发丝,整个手臂只有护士的手指大小,对于普通留置针穿刺实属不易,PICC置管更是难上加难,需要高新设备支持,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特别高,但新生儿科护理团队已经对这一类超低体重儿置管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大家积极地做好了术前准备。

  以屈霜红为主的置管小组开始实施置管术,选血管、建立无菌区域、精准穿刺、退针、沉着送管、撤鞘、固定,一气呵成,配合默契,终于在B超的引导下成功置入PICC管,看到胸片结果显示定位精准的那一刻,大家才松了一口气,一起为“巴掌宝宝”筑起安全的“生命线”。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或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十分适用于早产儿。高浓度、高刺激性的药物通过PICC导管直接进入中心静脉而被迅速稀释,大大降低了药物对血管的损伤,使静脉炎的发生率大为减少,杜绝了因反复周围静脉输注可能导致局部皮肤损伤甚至坏死的发生,也减少了对早产儿的刺激。

  该院新生儿科在新生儿急危重症及早产儿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救治最低胎龄为25周、出生体重仅700克的超早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一想到置管后早产儿输液时不用承受扎针痛苦,输液后不再担心外渗损伤,这犹如初春里的一抹暖阳照耀在医护人员每个人的心中。该院新生儿科医护团队用仁爱守护患儿的成长,用仁术铸就生命的堡垒,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达芬奇”来帮忙 让复杂手术实现“日间手术”
成功为800克 “巴掌宝宝” 筑起“生命线”
召开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动员大会
衡阳晚报版面六A06成功为800克 “巴掌宝宝” 筑起“生命线” 2021-04-12 2 2021年04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