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英锋
近年来,定制旅游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成为游客日益青睐的旅游方式。行业报告显示,定制旅游的用户不只是局限于大城市,价格门槛也在降低。定制旅游走向大众,得益于众多市场主体的进入,未来也需要建立更多的行业标准和权威的第三方评价机制。
定制旅游还处于发展阶段,还有很多环节需要完善,而最需完善的就是有关定制服务的标准。定制旅游涉及旅游定制师、旅行商、游客以及相关环节很多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些权利义务关系都需要在定制合同上写明。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有必要排查定制旅游合同中的问题点、侵权点,用约谈、查处等方式规范定制旅游合同,发布消费警示。
旅游出行,保险随行。旅游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是旅游兜底保障的重要要素。文旅、保险监管等部门应瞄准这一隐患,健全定制旅游的保险规则和标准,明确定制旅游的保险责任,为游客系上“保险带”。
有的旅游定制师明确收取定制服务费,收费标准不一。有的不主动收,但游客给了也要。显然,有关部门应该明确定制服务费的性质和指导标准,给行业自律和监管维权提供依据和指南。
另外,定制旅游服务的质量评估、纠纷解决路径以及不少服务环节都需要“定制标准”,只有“定制标准”健全规范,定制旅游模式才能健康发展,游客权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