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 子
“大一新生刚入学就报名多个证书考试”“厌倦销售工作的打工人考下护士职业资格证”……据报道,“考证热”高烧不退,不少年轻人将大量时间与精力投入到考证中,他们“广撒网”,教师资格证、计算机等级证书、会计证等无一不在考取范围内。
考证无原罪,这是需要明确的一点。任何证书的考取都需要一定的付出,这种付出表现为时间、精力或者金钱。只有勤勤恳恳地备考,顺利取得证书才有可能,挥洒汗水的过程正是人们追求上进的重要体现。此外,长时间备考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丰富人们的知识储备,开阔视野,享受学习进步带来的喜悦。
就业压力是“考证热”的主要推手。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不少人抱有这样的观念:多一张证书就意味着多一份胜算。为了缓解就业焦虑,越来越多的人轻视所学专业,盲目投入到考证队伍中。可事实当真如此吗?恐怕他们忽视了一个重要前提,即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社会实践才是求职第一要素。与各式各样的证书相比,企业更关注求职者与工作岗位的适配性。照此看,考证一族与其把精力放在证书上,不如练好专业基本功,提升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此外,拥有证书并不必然意味着具有相应的技能。毕竟,理论与实践之间还有一定距离。当功利性的目的成为“考证热”的动因时,证书所代表的实际效用也会大打折扣。
“考证热”的高烧,是时候该降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