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林
3月开学季,云南体育锻炼成新学期第一课。这个寒假,许多孩子都在假期完成了自己的体育计划和体育作业。
孩子们爱体育锻炼,是天性使然。以前体育备受冷落,是考试指挥棒指偏所致。随着云南体育中考100分政策在全国率先落地实施,体育在校园里已不再是不待见的灰姑娘,逐渐成为人见人爱的白雪公主。在体育热络的背后,有升学入考的倒逼因素,但在更深层次上,是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引导作用。
从给孩子留一份体育作业,到摆上开学第一课,是教育的理性回归。在校园保证每天锻炼时间,对青少年成长具有多元价值。但还要看到,由于一些地方受条件限制,特别是地处偏远的农村学校。学校体育的均衡发展十分迫切,应着眼加大体育教育供给,增加师资力量,保证城乡学校都有条件保质保量开全开足体育课。
体育运动难免有一定风险,对于进行体育锻炼带来的偶发损伤,需要正确对待。一方面不能因噎废食,把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运动项目封杀;另一方面要做好各种防范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对无法规避的运动损伤,不仅不能追究学校或老师的责任,还应该一如既往地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正常体育教学,以保持学生体育锻炼的常态化。
增强学生体质,学校责无旁贷。没有体育训练的自觉,没有健康的引导,就不可能提升学生的体质。我们乐见体育锻炼成为孩子们校园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