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2月03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 相 浅 见
本栏点评 李 玲

  1.最近有这样一则暖新闻:南京某企业员工庞先生1月初到石家庄出差,结果赶上疫情,抵达当天就被隔离。在酒店待了20天后,公司发现庞先生胡子拉碴、精神恍惚,担心他抑郁,火速成立了“隔离同事慰问办公室”,每天安排人远程陪聊、陪吃、开展心理疏导。网民纷纷为这家有爱的公司点赞,夸他们是良心企业。

  点评:企业关怀员工成为新闻,从侧面反映了企业关怀属稀缺资源的职场现实。其实,网民的每一次点赞,都是对理想工作模式的一次“站台”。鉴于并非所有因疫隔离的人都能像庞先生这样幸运,也得给各地政府、各用人单位提个醒,在严格落实防疫政策的同时,也要像对待奋战在疫线的英雄一样。对于确诊者、被隔离者等群体,有更多体制机制层面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

  2.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用手机完成作业。虽很多网友留言表示“早该如此”,但叫好声中也夹杂着焦虑无奈。

  点评:限制手机入校确有必要,然而,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不能因为看到限制就忽视了《通知》中“加强教育引导”“做好家校沟通”两节——这些内容的重要程度不下于前者。事实上,加强对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是治标,但如果中小学生思想认识之“本”不发生转变,那么没了手机还会有其他同类替代品。就算各个网络平台都推出青少年模式,对于这些“互联网原住民”又能发挥多少实际作用?因此,除了加强督导检查,确保《通知》关于限制手机入校的规定落实到位,家校双方需要共同努力,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到,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就要适度合理使用手机。尤其作为家长,是时候放下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的手,言传莫若身教。

  3.重庆江北市民小蒋,去年5月认购了由重庆悦璟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建设的商品房。“在此次购房过程中,该公司既没有主动向本人出示过该房屋周边不利因素的公示牌,还刻意隐瞒了该房屋周边有一个殡仪馆的重大购房不利因素。”小蒋说,她要求退房的诉求,近日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得到落实。这得益于重庆探索推行的“购房不利因素告知机制”。

  点评:“购房不利因素告知机制”,像是给房产商念了一道履行告知提示义务的“紧箍咒”,可以约束房产商全面、准确、透明地宣传楼盘信息,让消费者充分了解楼盘及周边环境信息,购房知情权更加丰满。与此同时,也契合了合同订立需要遵循的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合法等原则。可以说,“购房不利因素告知”有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能有效减少购房纠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世 相 浅 见
做好“智慧”功,促进“暖心游”
春节档检验的不只是票房
让健康成为 春节的温馨底色
理性看待“医疗美容热”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世 相 浅 见 2021-02-03 2 2021年02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