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林
1月10日上午,衡阳市疾控中心李解生作为湖南省流行病学调查队成员,出征驰援石家庄,参与当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1月20日晚上,笔者电话连线了刚结束一天工作的李解生,听他讲述这十天来逆行石家庄的“疫”线故事。
零下8℃仍坚守防控一线
湖南省流行病学调查队主要负责石家庄高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采样以及社区隔离点医务人员的培训。李解生介绍,每天上午7时,他与队员们起床吃完早饭后,便迅速赶往石家庄高新区疾控中心,换上防护服,穿梭在当地的大街小巷及各隔离点,进行消毒、采样、督查。在流调队的指导帮助下,规范设置了隔离点,隔离病人进出,建立了“三区两通道”,保障了隔离病人的安全与方便。
近日的石家庄,气温低至零下8℃,早晚温差大,很多地方都已经结冰了,有一天还下起了鹅毛大雪。户外工作不久,队员们的双手就会被冻得通红,稍有不慎还有滑倒的可能。李解生说:“消毒液喷洒在手上时,更是冷得刺骨,但为了保护他人也保护自己,再冷也要坚持做好消毒。”
李解生是此次湖南省流行病学调查队中年龄最大的一位队员,几乎每天他都需要扛着50斤左右的喷雾器进行消毒工作。前几日,由于受寒李解生出现了腹泻,队员们劝他休息,他服用止泻药后,继续坚持做完一天的工作。“流调的工作时间很重要,每早一分钟,病毒便少在外‘逍遥’一分钟。”李解生说,还好这次出发时给自己准备了生活常备药品,以便身体不适时能立马克服,绝不耽误工作。
异地他乡收获温暖与感动
除了艰辛的付出,李解生在异地他乡也收获着感动。1月15日上午,李解生随流调队按原计划督查隔离点,工作至11时30分,突然接到石家庄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通报:有一对夫妻核酸检测为阳性。于是,他们来不及吃中饭,就立即赶往确诊患者居住小区。在120平方米的房间采样24个,为疫情研判提供有力的证据。由于工作时间长,防护服不透气,队员们都大汗淋漓。按规定完成工作流程时,已是17时17分。回到车旁准备脱防护服时,李解生突然感到全身无力,后在队员的搀扶下才脱掉了防护服。这时,听说他还没吃中饭的小区工作人员立即端来了盒饭,虽然接近傍晚才吃上中饭,但这碗热气腾腾的盒饭却让李解生感到非常的温暖。
“辛苦你们远道而来支援我们!”“你们是好样的,我们永不忘这份恩情!”……寒冬里,当地市民和社区工作人员对流调队一句句朴实的感谢以及贴在其房门口写满感谢的小纸条,就像一阵春风吹进了李解生的心坎里,给予了他继续前行的力量。
据悉,作为一名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疾控专家,今年已是李解生第三次主动请战逆行。此前,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2020年初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他都是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时隔不到一年,当李解生再次接到上级部门抽调驰援石家庄的通知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后,便赶回家中简单收拾行装,告别妻子,匆匆出发,与省内其他“逆行者”一同驰援石家庄。
“当地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们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李解生说,“能够守护他们的平安,再冷再累也值得。”在李解生看来,作为疾控人,阻击疫情就是他的职责所在,能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是他的荣幸,国家需要时,他义不容辞,必须挺身而出。
为了不打扰李解生宝贵的休息时间,采访匆匆结束,李解生也希望通过笔者转达他对家乡人民的感谢:“我在这里一切都好,家乡的亲人们,等着我,我一定平安凯旋。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