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周农 邓群策 朱健出席
~~~推选邓群策为代表团团长,朱健、段志刚为副团长
朱健主持召开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时强调~~~
~~~常宁市胜桥镇合泉村实现蔬菜工业化生产,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2021年01月25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机蔬菜住进智能联动温室
常宁市胜桥镇合泉村实现蔬菜工业化生产,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通讯员   汪   恋   邓陆峰

  本报讯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让农业成为村民真正有奔头的产业。近年来,常宁市胜桥镇合泉村引导村里能人回乡创业,建设高架大棚,让绿色有机蔬菜住进智能联动温室,实现蔬菜工业化生产,直销粤港澳,带动百余名村民实现就业增收。

  近日,笔者在胜桥镇合泉村看到,50栋智能温室连体棚拔地而起,统一采用轻钢结构,集温控、种植、水肥、自动物流系统于一体的智能化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已渐成规模。今年69岁的村民张桃英正在移栽菜苗。自从蔬菜基地建立以来,她和乡亲们不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能拿到一份可观的收入。“能照顾到家里,一天100元工资,非常不错。”张桃英说。

  蔬菜基地由村里能人张书国创办。去年,在村两委的引导下,张书国回到家乡,成立合作社,用多年来积攒的资金租下1000亩山林和田地开始“二次创业”。

  为改变传统种植蔬菜的方式,张书国引进先进蔬菜种植技术,让绿色有机蔬菜住进智能联动温室,建设8米宽的高架大棚,能抵抗8至10级大风,精准调节光、温、水、肥等生产要素。水肥比例在泵房内调配好,通过地下管网直接输送到大棚喷灌,让蔬菜种植在资源消耗大幅降低的同时,实现蔬菜工业化生产。张书国介绍:“一年12个月循环,每个月都可以出蔬菜,哪怕是寒冷的冬天,在保持温度的情况下,蔬菜仍然可以生长。今年温室大棚的建设计划突破1000亩,劳动就业人数达到300到400人。”

  目前,该基地新一轮的辣椒、茄子、西红柿苗已准备栽种,采用四季轮作模式,一年下来,平均每亩可产出蔬菜7000斤,直销粤港澳地区,订单式种植将带领更多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把产业发展起来,带动老百姓做事、就业,就是对老百姓的帮助。”合泉村村支部书记陈春文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衡阳市代表团 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衡阳市代表团 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 筑牢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防线
有机蔬菜住进智能联动温室
衡阳晚报版面二A02有机蔬菜住进智能联动温室 2021-01-25 2 2021年01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