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彪扬
笔者是一名历史专业工作者,对衡阳本土出生的唐群英,自当有所了解,曾在主持编写的衡阳乡土历史教材中,就写过她的革命事迹。现如今,有幸读到《唐群英传》,对唐群英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尤其是妇女解放事业所作的历史性贡献,有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对人们为什么尊称唐群英为“女界孙黄”,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告诉我们,苦难的广大妇女受尽歧视和屈辱。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女权意识逐渐提升。到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时期,提倡“人民不分男女,一律平等”,近代妇女运动开始兴起,涌现出秋瑾、唐群英、何香凝等一批具有爱国情怀、民主思想和女性解放意识的先进妇女,以“天下兴亡,匹妇亦有责”为己任,与男子并肩战斗在民主革命行列。
推翻帝制,有唐群英的一份功劳。唐群英两度踏波东瀛,寻求救国之道,学成回国后,迅即投身反清斗争,与陈荆策动花石起义,与张汉英组织女子后援会,筹集粮饷支援前线,亲率北伐军救济队,实施战地救护,为攻克南京立下赫赫战功,受到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接见。孙中山赞其为“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以“有功于国家”而荣获“二等嘉禾章”,被后世誉为“女界孙黄”。
民国成立后,一些先进女性,原本把自身的解放寄希望于民主革命,孰料革命成功,却依然不能享有与男子的平等地位。在事关妇女前途命运的艰难时刻,唐群英毅然扛起为妇女争人权、争平等的大旗,于1912年4月8日,在南京正式成立中华民国女子参政同盟会并当选会长。她发起并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实行男女平等,实行参政”为中心内容的女子参政运动,首开中国历史上完全依靠妇女自身力量,独立地组织领导妇女解放运动之先河,时人叹为“五千年来女权之曙光”“中国妇女运动的第一声”“在东方作第一声惊人之鸣”!
唐群英领导的女子参政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对当时妇女的思想解放产生了强烈的震醒作用,为尔后妇女运动的延续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倡导女性解放和政策推动,最终在新中国实现了真正的女性解放和男女平等。
当时女子参政同盟会成立时,著名报人谢寅杰就在祝词中称唐群英为“女中人杰,女界孙黄”。1997年全国妇联副主席黄启璪在《唐群英诗赞》序言中亦引用了“女界孙黄”的赞语,充分肯定唐群英在中国近代女权运动中的开启之功和领袖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