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通讯员 杨敬忠 整理 本报记者 周 琪
湘南古民居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它记录了地域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精神,承载着湘南先民的情感与亲情;具有民俗文化价值和较高的建筑艺术、装饰艺术价值。耒阳就有着众多的古村落、古民居,是耒阳历史兴衰荣辱的见证,是散落在这块多情土地上的一串串明珠,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文化遗产。今天的“主角”是“公馆里”张家大屋,一起来看看吧。
“公馆里”张家大屋位于耒阳市大市镇芭蕉村4组,俗称新屋岭上,建于公元1885年光绪乙酉年,坐北朝南,现存的主体建筑是两进四厢式结构,青砖黛瓦马头墙,典型的湘南民居。村子依山临水,前有悠悠浔江蜿蜒而过,后有后背坳作为屏障。
古居建筑最古老的部分,是中间的“正厅屋”,距今已有130多年历史了。正厅屋两边的建筑,以正厅屋为中轴,对称布局。东西两侧各有2间厢房,入内为门厅,门厅空间较窄,上方是木质阁楼。过门厅为天井,两侧房屋对称布置,以圆形木柱连廊连接中厅,室内门窗均为木雕构件,制作精美。
“公馆里”张家大屋建筑别具特色的是古居的马头墙和窗罩。马头墙飞檐翘角,线条流畅,像一翅冲天的大鹏,非常灵动。飞檐的卷角处,还塑有腾龙瑞狮,尽管由于年代久远,风侵雨蚀,但仍然可以想象得到当年建筑的气派和辉煌。墙面窗户设计不同,窗罩造型各异,也有彩绘。有的上面所书的居然是“耒阳八景诗”:杜陵烟雨暗蒙蒙,易口渔翁乐融融。紫气腾腾马阜岭,白云霭霭鹿歧峰。东洲桃李争春色,西湖荷花映水红。更有蔡池双月美,夕阳斜照耒江东。
“公馆里”张家大屋于2020年4月公布为耒阳市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