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面十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衡山梵音古道

  ■倪南林

  南岳衡山,心愿之旅。游人与香客多会于此。

  我喜欢衡山,但我更爱衡山梵音古道那一段奇妙路径。每次来衡山都是徒步上山,走的都是梵音古道,直上祝融峰顶。下山也都徒步,还是走梵音古道。

  平常,是很少有人走梵音古道的,旅游淡季就更难得有人走。因为梵音古道幽深而僻静,而且徒步上山到南岳最高峰祝融峰,一般都要走四五个小时,且路径崎岖而陡峭。

  步入梵音古道,映入眼帘是一条高峙的峡谷,令人望而生畏。大量形态各异的岩石裸露,有的如男人坚实的胸脯,有的又如美女的背脊光滑而流畅。峡谷中间是一道流水,水势不大,时而飞溅,如散开的珠帘;时而又聚成一线,像一条蜿蜒的白蛇。谷底下是一湖平波,就叫梵音湖。梵音湖其实就是人工砌成的一方水池,池上建有回廊,曲径通幽。池中有鸳鸯在游来游去,似在窃窃私语。     

  登山的路就依势凿在峡谷边的峭壁上,蜿蜒而上,如一条翻腾的长龙。拾级而上,百转千折,爬得人汗流浃背,有点想打退堂鼓。咬咬牙继续向上,忽然眼前一道水坝突兀耸立在峡谷正中,拦腰横断,正是“高峡出平湖”的景象,这就是华严湖了。登上湖坝,一湖碧水就在眼前了。微风拂过水面泛起涟漪,又像极了邻家女孩的颦眉嗔颜。湖面倒映着四周山顶上的古刹塔影和蓝天白云。人们坐在豪华游览车里,观赏的是车窗外飞驰电掣的风景。我就在这水边独倚一株古树,听飘渺恍惚间传来的佛乐钟声,沐着峡谷中的风,我自沉醉的是枝叶间婆娑的光影。

  沿着华严湖边石子小路继续往前走,路两旁的树木越来越茂密,只有从枝叶间漏下的斑驳的阳光。走过华严湖这一段,路又突然峻峭崎岖起来。愈来愈幽深,愈来愈寂静了。此时人走在峡谷底,两边的山峰似是要挤压过来一样。但听峡谷里潺潺的水声、叽叽喳喳的鸟鸣,我知道这梵音古道是欢快的,是鲜活的。

  穿过一座石板桥,转过几个弯,一堵巨石刀切斧削般立在眼前。巨石前是一组雕塑,塑的是一穷书生和一赤脚和尚相对席地而坐,和尚正在用烧着的干牛粪煨野芋头。这就是传说中的“懒残煨芋”了。说的是唐代懒残和尚 (即明瓒禅师)和后来做了唐朝十年宰相的李泌的故事,有“半只芋头,十年宰相”之说。正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真是高手在民间了。据说凡读书人来此祭拜,必得功名。我想,这就看各人的悟性了。

  再往上走,峡谷越来越深,水流也越来越湍急,瀑布也多了起来。野路无人,山涧自奔流。这山涧撒珠溅玉,青涩如“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邻家女孩。又热烈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绝代佳人。此时初秋早上八九点钟之时,忽一缕阳光从远空而来,穿云破雾、推枝拔叶,挤过这层层的缝隙奔向这野涧的身边。她化一抹彩虹,缠绕上这瀑布的正中,似吻向这美人的唇,又似揽楚腰纤细。忽然一只蜻蜓款款飞来,停在这里振翅不走了,似欲偷窥……这突兀飞来旳一只蜻蜓,也许是多情的宋玉化身而来欲偷窥楚王么?楚王好细腰,宋玉是写过“神女巫山赋”的。也许是杜牧的化身也不一定,杜牧不是也写过“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吗?这野岭僻地,也有如此热闹的生命旖梦。

  再往上走,路愈发崎岖难行。直到穿过两块巨石架在一起形成的石洞,又跨过几座横在峡谷间的石板桥,眼前豁然开朗起来。几座农舍就在眼前,竟有三五亩稻田、七八畦菜地,有鸡犬相闻,宛然平地的村落。像极了王维写的《桃源行》里的“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情境。这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走了这么久,也该在这农家休息下了,就到此处吧。到祝融峰顶该走了快一半路径了,无限风光在险峰,前头还有更好更美的风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立冬忆昔
衡山梵音古道
立冬 在石鼓书院
我跟母亲栽油菜
衡阳晚报版面十五A15衡山梵音古道 2020-11-11 2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