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建新
本报讯 昨日,记者自市保险行业协会获悉,1—9月,全市保费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9.17%,其中,财险公司28.07亿元,同比增长11.55%,寿险公司65.93亿元,同比增长8.18%。值得关注的是,意外险、健康险保费收入19.64亿元,同比增长17.2%。
业内人士分析,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对健康越发关注,健康风险管理需求的上升推动健康险业务快速恢复。同时,随着监管层持续鼓励“保险姓保”,重疾险、意外险等保险产品加快在消费者中形成市场热度,相应保费收入加速增长。
对消费者而言,我市今年9月实施的推行机动车保险凭证电子化及交强险信息在线核查应用工作带来不少便利。这意味着,保险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查询或下载车险电子保单以及交强险电子标志。此外,市保险行业协会组织产险公司开展了“中秋遇国庆,平安伴你行”双节护航活动,在高速出口设置护航站点,为车主提供服务咨询、高速交通事故快处快赔、理赔指引、简易施救、问路咨询、水粮补给等贴心服务,帮助解决出行问题。
今年以来,“代理退保”呈现高发趋势,最主要的变化和特征就是从零散代理逐步转向公司化运作,且地区范围日渐扩大。“代理退保”产业链已成保险业毒瘤,不仅扰乱正常经营秩序,更损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泄露客户隐私信息,也影响金融行业的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