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谢小青
本报讯 10月25日,阳光明媚,衡南县鸡笼镇泉口村仿佛过年般热闹,500多位老人来到村小学,共赴爱心人士为他们举办的第八届敬老会。
在现场,只见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聊家常,一碗碗香浓的“家常菜”端上桌,大家开开心心地享用这顿丰盛的爱心餐。
“祝各位长辈身体健康,寿比南山。”11位爱心人士来到每桌前,向老人们敬酒,并送上电暖扇,老人们笑得合不拢嘴。
这场宴会的发起人是泉口村三位在外创业的“80后”青年:唐林华及哥哥唐林生、表哥王建华,他们10多岁就前往广东打工,经过一番打拼事业有所成就,决定回馈乡亲、感恩乡里。
2012年重阳节,泉口村老人迎来了第一次隆重的聚会,开席38桌,每位老人还收到一个保温杯;2013年重阳节,唐林华三兄弟给每位老人送上一床毛毯;2014年重阳节,唐林华三兄弟设了46桌宴席,请大家看花鼓戏,全村老人其乐融融度过了又一个难忘的节日……唐林华与小伙伴们平时忙于工作,然而即使再忙,重阳节这天都会从外地赶回来。
“年轻一代有这份孝心,真的很好,我们很感动。”宴席上,83岁的龙敦桃老人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一次善举可能是偶然,然而多年坚持做一件事,必将影响更多的人。2017年唐林华发起成立公益基金,得到了村里其他几位在外创业者的响应,大家纷纷捐资。其中,唐林华10万元、王建华10万元、尹禺闰5万元、唐林生5万元、李华5万元、李单2.5万元、谭可可2.5万元、李青龙1万元,共募集41万元,基金主要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开支。
去年,“95”后小伙王彪也加入其中,他说:“叔辈们爱老敬老的精神感染了我,现在自己有能力了,也想奉献一份爱心。” 今年活动现场,尹干军捐资1万元,加入这个爱心队伍。
“家有一老,胜如一宝。”泉口村村支书尹辉介绍,泉口村2700多人,60岁以上的有500多人,90岁以上的有11人,很多是空巢老人,这样的过节方式,让大家感到很温暖。如今,这个活动已成为泉口村的一张名片,将激励更多人把尊老敬老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我们会将这个敬老宴活动一直办下去。”唐林华表示,重阳盛会每年只有一次,如何让基金发挥长久效用,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发展产业是最好的选择。
经过考察,唐林华和基金会的成员决定发动乡亲们种植野枇杷,从基金里拿出资金,为有需要的乡亲们采购野枇杷苗。野枇杷树龄长,且容易成活,村民不用投入一分钱,大家都很感兴趣。如今全村已经种植300多亩野枇杷树,后年挂果,预计可为村民带来不错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