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孝老爱亲·湖南好人”荣誉获得者邹晴侧记
2020年10月22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带着母亲上大学,生活磨砺助我成长”
——“孝老爱亲·湖南好人”荣誉获得者邹晴侧记
邹晴在练习皮下注射
邹晴为母亲准备鸡汤
邹晴照顾行动不便的母亲
邹晴获评“湖南向上向善好青年”

  ■文/见习记者   刘香湘   图/通讯员   肖   明 

  对于十岁的孩子而言,有时候可能还需要父母的照顾,但邹晴已开始独力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如今,即将迎来19岁生日的邹晴在求学之余照顾母亲已有9年。3000多个日子里,她从没有和母亲分开过一天,再苦再难也和母亲在一起。

  “我在哪,妈就在哪。”这是邹晴内心里对自己的承诺。

  邹晴10岁那年,外婆和父亲相继患癌离世,母亲朱纯意患有小儿麻痹症且生活无法自理,只能依靠国家资助、每季度700元的农村低保金和亲友偶尔的接济艰难度日。面对命运如此悲催的安排,她却迎难而上奋勇向前——不但顺利完成中专学业,拿到护士执业资格证并就职镇卫生院,去年又通过二次单招被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录取,圆了大学梦。 

  近日,被誉为“湘环版”洪战辉的她接连获得“湖南向上向善好青年”荣誉称号、“孝老爱亲·湖南好人”荣誉称号、“2019年度湖南十大教育新闻人物”。身处逆境,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反而是越挫越勇,已在学院就读一年的她让周围的人钦佩不已。她为何如此优秀,请跟随记者走进邹晴的世界。

  A

  “小时候力气不够,抱不动妈妈”

  2001年,邹晴出生在衡阳县曲兰镇船山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因为她的出生,让身患小儿麻痹症的母亲看到了人生希望,驱散了原本笼罩着这个农村家庭的迷雾,所以母亲给她取名邹晴,寓意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从她记事起,母亲就只能摸着板凳走路,家里的活只有父亲一人承担。家里突遭变故后,10岁的小女孩几乎是一夜之间成了“小大人”。帮妈妈穿衣洗漱、洗脚擦身、买菜做饭,邹晴一点点接过了生活的重担。在她的照顾下,母亲没吃过一顿冷饭,没生过一次褥疮。

  “就是吃饭那些还是可以用保温壶提前装好,但是上厕所这些就不行。如果我晚回去一点,她会着急。”由于担心母亲着急上厕所,邹晴几乎每天都是“小跑”的状态,早上跑着去上学,中午、晚上放学,也是小跑回家。

  辅助母亲上厕所,是小邹晴觉得最“难”的事。四年级时的小邹晴,因为力气小怎么也背不动一百多斤重的母亲,扶着又怕母亲摔跤,为此邹晴和母亲经常在家里练习,她常常扶着母亲挨着墙壁或桌椅一步一步慢慢挪,慢慢练力气。“小时候力气不够,看到母亲摔倒在地上,就是抱不动她。”回忆当时的生活,邹晴眼圈泛红。

  B

  “唯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邹晴是个爱读书的孩子,生活的苦难并没有消磨掉她求学的信念。“我知道唯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梦想。”邹晴告诉记者,在政府的关怀和亲戚的帮助下,她的生活比过去好了很多,她也不愿屈服命运的安排,想要闯出自己的一方天地。

  2016年,邹晴以优异的中考成绩被当地最好的高中录取。但为了早点参加工作,更好地照顾母亲,她选择读中专。做出这个决定前,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天一夜。也是从那时候起,考虑到母亲没人照顾,刚满15岁的邹晴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带着妈妈去上学。

  就这样,母女俩离开家乡,租住在学校附近的小房子里,这一“陪读”就是3年。“房子地面是瓷板砖,很滑,母亲摔了很多次。”邹晴有些自责。几次摔伤后,朱纯意的手部也出现了问题,关节也会因为天气变化而发痛。

  中专毕业后顺利拿到护士执业资格证的邹晴在镇上卫生院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要想解决在工作中不懂的医学问题,还需要学习更多知识,得继续深造。邹晴的想法得到了母亲的支持,接下来的时间,邹晴一边工作、照顾母亲,一边准备升学考试。当得知自己被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录取后,兴奋不已的她收拾好行李,再一次带着母亲去上学。

  C

  学校给她以“特别的爱”

  在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伍老师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邹晴的情形:新生开学报到第一天,一位长得有些消瘦的女生找到他申请办理外宿手续。“刚开始觉得这个学生有点特别,因为学校严禁外宿,不清楚她为何要出去住,问了好几次,她才讲出实情,我赶紧把情况反映给了学校。”

  学校了解到邹晴的特殊情况后,党委书记苏立立即给母女俩安排了一套公寓,考虑到邹晴的妈妈要坐轮椅,特意把母女俩安排住在一楼;免去她的全部学费以及水电费和房租;还亲自给她们送去炊具、家具等日常生活用品,并送上了2万元助学金以及自己通过朋友圈募捐到的8700余元爱心捐款。“孩子,你是好样的!”苏立不仅为邹晴点赞还叮嘱她:“有困难找党委,学校的‘三个绝不允许’助学理念一定能让你安心读书、好好照顾妈妈。你也一定要发奋读书、潜心求学,用知识和辛勤付出来改变命运,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邹晴每次出去上课差不多两个小时,回来要背母亲上厕所,给她擦拭,把家中垃圾倒掉。大一的时候因为课程比较紧,课间邹晴会快速打好饭,小跑回家送给母亲。有同学形容她每天“像上了发条一样”。同学肖潇说:“一个女孩子,能做到这样确实不容易,在照顾母亲的同时还不忘刻苦学习。”

  19岁的邹晴,正如同学所言,品学兼优。成绩在班上排名前三,不仅担任班干部,今年还参评了国家级奖学金。如今,这个当初在伍老师看来“有点特别”的学生,已经不那么特别了。身着一袭橙白相间运动衫走在校园里的她,课前和小伙伴讨论兼职赚钱的妙招,下课后和老师交流护理专业知识,与好朋友一起吐槽“这届新生军训都没晒着太阳”,和所有十八九岁的女孩子一样俏皮可爱,活泼灵动,仿佛生活曾经加注在她身上的苦难未曾有过似的。

  D

  “看见她开心,我就开心”

  只要天气好,邹晴都会把母亲推到校园里散散心。“母亲去不了太远的地方,我就把她推到公寓外面,让她多看绿色植物能减缓她的视力下降。”有时候对于邹晴打回来的饭菜,母亲似乎并不感兴趣,也会像孩子一样任性不吃,邹晴拗不过母亲,只好给她下碗面。做起家务来很是熟练,几分钟就把一碗鸡蛋面送到了母亲面前。

  刚入校时,邹晴参加了一些社团,但后来为了照顾好母亲,她选择放弃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每逢下雨天,邹晴便会用护理课上学到的专业知识给母亲按摩,缓解其关节疼痛。

  邹晴无微不至地照顾母亲,而母亲也会用自己的方式来体谅女儿。

  以前左边身体尚未失去知觉时,邹晴去上课时,母亲会借助辅助工具在房间里一点一点地挪动来增强自己的手部力量。没有轮椅的时候,她曾尽量减少喝水,避免女儿过多地跑回家照顾自己。女儿看书不睡觉的时候,她也不愿睡觉,默默陪伴在身边。在女儿因为她的身体状况而犹豫是否要报考大专时,她的一句“考上我就开心,考上就去读”让女儿吃了定心丸;对于女儿毕业后想要留在城市工作的愿望,她的一句“我随她,对她的发展好,看见她开心,我就开心”平复了女儿心中的歉疚。

  “这就是平常的生活,生活的苦和累都不算什么,因为有爱我的妈妈和那么多帮助我们的好心人。”邹晴说。

  E

  “我相信光明在前,一切都在变好”

  采访是在雁城的秋雨时节,在“湘环”的公寓一楼。两室一厅承载了母女俩的“大学梦”。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邹晴全程的活泼乐观。当母亲朱纯意用口齿不太清晰的语言说着:“别人能动,我自己不能动;别人能走,帮孩子做事,我不能做,我感到难过……”邹晴会马上安慰母亲:“没有您就没有我,苦日子都过去了,别想那么多。”

  她会一边给妈妈按摩手肘,一边笑着说:“我妈的手比天气预报还准呢。”和母亲闹别扭心里委屈的时候,她会想,母亲没生我之前,身体灵活些,母亲身体不舒服就会有些烦闷,我怎么能和母亲计较呢。兼职赚钱了,她会开心地买些鸡肉煲上营养汤给母亲补身体。对于自己年纪轻轻就获得这么多殊荣,她朴实地说:“这本来就是为人子女应当做的,带着妈妈上学的经历,是生活的磨砺也是一种成长。”

  她常说,无论命运赋予我什么,我定会尽力追求自己的梦,感谢帮助过我的人。我相信光明在前,一切都在变好,相信自己今后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去帮助更多的人。

  采访第二天恰逢邹晴外公80岁生日,邹晴跟一直关心她的肖老师说要带母亲一块回老家贺生,肖老师关切地询问她是否需要学校帮忙。只见她一副“大人”模样地说:“学校已经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啦,我预约好了出租车,肖老师不要太担心啦!”

  邹晴,人如其名。上天没能给她一片晴空,她便做自己的太阳,带给母亲光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带着母亲上大学,生活磨砺助我成长”
衡阳晚报版面六A06“带着母亲上大学,生活磨砺助我成长” 2020-10-22 2 2020年10月2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