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面十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10月14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来宜静好

  ■文   芳

  褪淡了夏日的炎热,远离了烈日的喧嚣,删繁就简里,迎来了金风送爽。一场夜雨,几许凉风,让人感觉到了秋的轻盈和惬意。菊花,登高,重阳与斜日,一行归雁、两枝黄花、几树落叶,就隐隐点缀了心底秋色。水落石出、江天寥阔、万木萧萧,就构成了眼里秋景。葡萄碧透、麦浪金黄、桂花飘香,就酝酿了秋的味道。枯藤、老树、昏鸦,那是将秋浅浅吟唱的小令,落日余晖、江天一色、极目远眺,那是诗人胸廓秋的苍凉。采菊东篱、偶望南山、心与物遇、不落言荃,那是心与秋的融合,情与秋的浑然。

  进入秋天,身体舒展了,眉眼开阔了,承载心事的方寸之地亦成平原阔野。季节变换得不动声色,一切都稳稳地慢下来,举目颔首皆是高天的辽阔与秋水的温柔。

  四季里,色彩饱和度最高的就是秋天了。它的高远、辽阔,可任鸟儿飞翔,可任爱情比翼。天,是一望无际的蓝,像江南作坊的染缸里绦滤出的雨过天青色,澄澈的质地,明净的色泽,随手拍下的每一帧相片不用任何修饰,皆可入诗入画。云朵更美,有时是饱满圆润的棉花糖,是独属于秋天罗曼蒂克的童话。有时又如轻逸飘渺的薄纱,像古时女子红衫下露出一角的白绫裙,有着欲说还休的古典浪漫。空山新雨后,呼吸吐呐的每一口空气,都是洁净清新的。

  秋来雁落绿肥红瘦,春夏里姹紫嫣红的花朵纷纷敛了气势,暗香疏影里,却见一丛丛小小的雏菊开在墙角和寻常巷陌。城市里土壤稀缺,似乎更适宜栽在陶潜笔下的陌上篱边,开着小小的花儿,散着淡淡的香,看远山如黛,共秋水长天。

  秋天是宁秀的,这种姿态也让人顿生安静。秋如人生,经过了春天的拔节,夏天的淬炼,慢慢地被磨去了棱角,褪去了浮躁,剩下盛况之后的平和。一叶知秋,一片或者几片,红的、半红的、红绿相间的叶子,随风翩然落入水中,顿时成了鱼儿的一方遮阳伞,蝴蝶的一叶轻舟。有些微黄的荷叶上还残留着曾经的芳华,告诉我们,它们昔日也曾风华绝代,让本已凋零破败的东西瞬间有了新的意义和想象的空间。

  落叶悠悠荡荡的漂浮在水面,忽而颤动几下,忽而跳上几颗晶莹的水滴,谁能说它们不美呢?秋水很清,清的可以看见几尾大小不一的鱼儿欢快地在游动;秋水很静,静的好像没有一丝涟漪,都能听见落叶入怀的呢喃、虫儿窃窃的私语;秋水很深,深的像一双深邃的眼睛,让你觉得它神秘莫测,氲氤着雾一般的迷蒙。似乎是冰冷的,又像是多情的。秋水却也是倔强和自尊的,不信你挽起裤脚去涉足一下它的领地,触碰一下它的水温,它会用凉凉的恼意让你打一个激灵,不敢再去打扰它的宁静。

  当大自然把近冬的凉薄给了秋天,也势必补偿给它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和年轮沉淀后的成熟稳重。秋天的山不再绿得葱茏,便有了瓜果的飘香;秋天的花不再娇艳得嫣红,便有了秋菊来绽放风情;秋天的土地不再生机勃勃,便有了老农丰收的笑容。稻子香,柿子黄,是秋天独有的景象。庄稼人熬过汗滴禾下土的辛劳,熬过天风天雨的考验,终于换来“稻子香,柿子黄”的美好光景。秋收在望,这是庄稼人最喜庆最重要的季节,当然,也是他们最辛苦的季节。

  这一天清晨,我在小区的银杏树下落座。两只小鸟儿落在地面上,发出清脆的低鸣。它们在低处发声,就像爱这个世界爱得愈深,姿态就会放得愈低;就像一粒尘埃贴着一粒尘埃,一滴水珠贴着一滴水珠,一片落叶贴着一片落叶,它们低于尘世,无需外人仰望、聆听和打扰;就像那些深挚的情话,只需一颗心贴着另一颗心来传递,脉脉不得语时,沉默就是最好的发声。

  气候属于四季之秋,年轮属于生命之秋。一道听秋风乍起,天地苍黄。满心满眼是秋的日子,怎么都好。秋,天宜高,云宜淡,人宜清,心宜明,岁月宜静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异邦行
秋来宜静好
简单写作,简单生活
1988年,我是个卫生兵
衡阳晚报版面十五A15秋来宜静好 2020-10-14 2 2020年10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