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玉纯
春节离家一转眼就快九个月了,这次带上老婆孩子,趁国庆节长假,回来看看总是在电话中说一切都好不要我们挂念的爸妈。
车子一直开到家门前,可大门紧闭,屋里没人。难道两位老人开镰收稻子去了?我立即带着儿子往山上的我家梯田跑。果真没错,他们两人一个弯着腰埋头割稻子,一个在脚踩的打稻机上全力打稻子,满头大汗干得正欢呢,以至于我第一声喊他们也未听见。直到我和儿子一起大声喊,他们才惊诧地停下手中的活来。
一个快八十岁了,另一个也七十有余,还顶着燥热的秋阳,在田地里辛苦劳作,我一阵阵愧疚与心痛。心想,趁这次回来,我们多做点思想工作,干脆接他们两老进城吧,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也该享享儿孙福了。
见到儿子一家回来了,两位老人高兴得走路都带风。可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婉拒了我们的好意,明确表示暂时不愿进城。爸爸对我们说,如果你们能完全说服我和你妈,我们就跟你们走。于是,大家就坐在一起边喝茶边说起话来。
我有些担心地说,你们两老年纪那么大了,还天天干这么重的农活,万一身体要有点不舒服或者突发情况,山里交通又不便,到镇上医院又远,那怎么办呢?老人都看重健康,我便从最敏感的话题开始说起。
爸爸回答说,你说的这个我和你妈也考虑过,虽然住城里离医院近方便,可我们山里也有家庭医生呢。你们不知道吧,现在政府很重视农村医疗,每家都安排了一个专门负责的医生,医生每月定期上门,要是有哪里不舒服,一个电话医生就带着药箱骑摩托车来了,如果要住院还有面包车接送,住院费用也能报销大部分。
我妻子接着说,关键是山里交通太不方便了,要出去买个生活用品都难,比如家里来了几个客人,需要买点肉和鱼、酒和糖,还非得要乘车去镇上,来回要一个小时以上,那多麻烦呀。
妈妈接过话题解释说,其实并不麻烦呀,家里有鸡有鸭有鱼有蛋,还有自家酿的米酒,来几个客人吃喝是没有问题的。再说供销社专门有农用车送货上门呢,只要打电话去,就送货到家里来了,只是价格稍为贵点。卖水果、蔬菜、糖果和牛羊肉的车子也隔几天来一次,种田需要的化肥、农药、种子现在都是送货上门。
我儿子笑着说,爷爷,要是您这里也有网络,我一定在楼上楼下给您装上摄像头,这样我爸妈不放心时,就可以在手机上看到您和奶奶在干什么了。
爸爸摸了摸我儿子的头说,孙子说的这个好,上个月村里还开了大会,镇政府要求网络先连到村部,然后再连到各家。我们家离村部有点远,估计要连起来暂时还比较困难,听说上面正在想办法。
话儿越说越多,亲情越来越浓,几天的团聚时光过得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