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22日15时(北京时间22日21时),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222256例,达到31174627例;死亡病例较前一日增加3479例,达到962613例。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则显示:截至北京时间23日7时23分,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达31453048例,死亡病例为967347例。美国是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截至美国东部时间22日11时23分(北京时间22日23时23分),美国累计新冠死亡病例超过20万例,达200005例。这距离美国官方报告首例确诊病例8个月,距美国报告新冠死亡病例10万不到4个月。
这一数字超过越南战争中美国死亡人数的3倍。美国《时代》周刊最近以黑框封面刊发报道,称之为“一个毁灭性的标志”。
1
美国疫情曲线又抬头
近期,美国新冠疫情指标又有抬头倾向,最近一周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均呈上升趋势。
美国流行病学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新增病例数有些来自此前积压的数据,假期人群外出和聚集活动增加也导致感染病例上升。随着复学季和流感季来临,美国疫情防控形势更加严峻。
8月底以来,全美新冠发病情况比7月中旬峰值时期趋于缓和。但自9月中旬起,疫情指标又有抬头趋势,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再次上升。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网站数据显示,最近一周平均确诊和死亡病例均呈上升趋势,单日新增确诊病例从3万余例升至近5万例,单日新增死亡病例从500余例升至近1000例。9月16日新增死亡病例1231例,是自8月底以来的新高。
美国《大西洋月刊》发起的追踪全美疫情项目数据显示,死亡病例大幅增加部分原因是劳工节假期的数据积压使报告滞后。新冠住院病例还是呈下降趋势。
数据显示,新的“重灾区”——美国中西部地区新增确诊病例继续攀升。南达科他州和威斯康星州等地新增病例增速超过病毒检测增速。
2
复学防控难度大
艾奥瓦大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斯坦利·珀尔曼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年轻群体感染率陡增是美国疫情近期发展的新特点之一。随着复学季到来,不少高校新冠病例集中暴发,预计学生和儿童感染病例会持续增加。
《纽约时报》的疫情追踪数据显示,目前美国有1190多所高校报告了超过8.8万例新冠确诊病例。校园病例激增使学生和教职员工感到忧虑,密歇根大学、堪萨斯大学等高校教职工和学生团体计划“罢课”,要求学校实行远程办公和教学。
目前,全美至少7所大学因新冠病例激增取消或暂停了面授课程计划,包括北卡罗来纳大学查珀尔希尔校区、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等。一些高校加强了防控举措,对违反防控规定的学生采取了更严厉的惩戒措施。纽约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等高校勒令违反防控规定的学生停学。
美国儿科学会和儿童医院协会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已有近55万名儿童确诊感染,且近期儿童感染病例数快速增加。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流行病学教授张作风告诉新华社记者,复学对美国下一阶段疫情防控带来很大挑战。学生在校园、教室、餐厅大规模聚集,可能使学校成为聚集性感染的温床。
专家预计,流感季与新冠疫情叠加也会进一步加大疫情防控难度。流感与新冠症状接近,二者同时在社区传播很难区分,医疗机构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密歇根大学流行病学教授阿诺德·蒙托表示,这个流感季的病毒毒株可能是H3N2,它会带来更多的并发症,对儿童、65岁以上老人及部分慢性病患者构成威胁。
3
争议疫苗“时间表”
近来,围绕美国新冠疫苗“时间表”的话题一直争议不断。美国媒体本月初报道,美疾控中心要求各州做好11月1日前“大规模”分发新冠疫苗的准备。美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和国防部16日也公布了政府新冠疫苗分配战略。
由于目前尚无新冠疫苗完成3期临床试验,加上这一时间点接近美国大选投票日,此举引起不少公共卫生专家质疑。美国疫苗和药物攻关计划“曲速行动”首席顾问蒙塞夫·斯拉维对媒体表示,在大选前让疫苗准备就绪虽说有一定可能,但是可能性非常小。
美疾控中心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16日表示,新冠疫苗可能会在今年11月至12月间开始接种,但供应量将非常有限,美国公众普遍接种疫苗可能要等到明年第二季度末或第三季度。即便疫苗面世,待有足够多的人完成接种并产生免疫力也需要6至9个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则称,雷德菲尔德给公众传达了“错误信息”。
疫苗究竟何时能面世、何时能分发、普通人何时能接种,各种信息扑朔迷离甚至相互矛盾,让美国民众感到困惑。尽管疫苗准备就绪的日期尚不明确,但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已经为各州提交分发新冠疫苗的计划,设定了10月16日的截止日期。
4
世卫组织:中国疫苗临床试验有效
21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全球已有近200种新冠疫苗处于临床或临床前试验阶段。候选疫苗越多,得到安全有效疫苗的几率就越高。结束新冠肺炎大流行和加速实现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快方式,是确保所有国家都有人能接种新冠疫苗,而不是一些国家的所有人能够接种。
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称,中国的新冠疫苗研发项目非常活跃,已有数个候选疫苗处于临床试验领先阶段,一些疫苗在现阶段临床试验中已被证明有效。
此外,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致辞,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团结,共同应对新冠疫情。古特雷斯强调,保持国际社会团结的重要性,敦促联合国全体会员国在这一公共卫生危机面前保持谦卑,并呼吁在应对疫情时应以科学为指导,着眼现实。
5
欧洲理事会主席决定自我隔离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的发言人22日宣布,因一名密切接触者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米歇尔决定自我隔离。原定于24日至25日举行的欧盟峰会将因此推迟一周举行。
诺贝尔基金会首席执行官拉尔斯·海肯斯滕22日表示,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12月将不再举行传统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颁奖仪式将改为线上举行。获奖者将在瑞典驻相关国家的大使馆或其从事研究的大学被授予诺贝尔奖章和证书,而主办方将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线上直播颁奖仪式。
随着英国新冠疫情的反弹,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22日明确表示,英格兰地区的体育赛事不会按照原先计划于10月1日起迎接观众回归赛场。根据英国政府7月中旬的计划,若试行赛事进展顺利且疫情控制效果理想,英格兰的体育赛事有望在严格控制人数的情况下于10月迎接观众回归赛场。
据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22日通报,当地时间21日零时至22日零时,韩国新增新冠确诊病例61例,连续3天单日新增病例数保持在100例以下,并且连续5天递减。
相关链接
巴西研发可杀死新冠病毒的复合塑料薄膜
西媒称,根据15日发布的一项研究,巴西研发出一种能在几分钟内通过接触灭活新冠病毒的复合塑料薄膜,可防止把手、电梯按钮甚至触摸屏传播病毒。
据埃菲社圣保罗9月15日报道,这种材料在聚乙烯的基础上加入银和二氧化硅微粒,经证明能够在接触两分钟后杀灭99.84%的新冠病毒粒子。
报道指出,该材料由Nanox公司在巴西圣保罗研究基金会小型企业创新研究计划的支持下进行研发,并由专门生产此类薄膜的Promaflex公司推出。
衡量塑料和其他非多孔表面抗病毒活性的技术标准规定,材料应当在4小时内确认杀毒效果。
圣保罗大学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依据ISO 21702:2019标准进行的测试表明,这种材料可以快速杀灭病毒。
专家说:“经证明,这种复合塑料薄膜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实现这一目标,并且时间越长,杀毒作用越强。”
报道称,科研人员将含有和不含有银及二氧化硅微粒的材料样品与新冠病毒保持直接接触,并设置不同的时间间隔。经过设定的时间后,科研人员收集材料样品上的新冠病毒,并将其与Vero细胞(一种用于微生物培养的细胞系)进行接触,以评估病毒暴露在塑料薄膜上后的感染和增殖能力。
报道说,实验结果显示,与复合材料样品接触的新冠病毒在经过两分钟的暴露后减少了近100%。
Nanox负责人路易斯·古斯塔沃·帕戈托·西蒙斯表示:“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往塑料胚件添加了银和二氧化硅微粒,在材料整个生命周期内,抗菌作用都能得以保持。”
不过,这种复合材料的生产商建议使用时间最好不超过3个月,避免因过度接触而造成材料磨损。
报道称,这种复合薄膜是Nanox公司发售的第二款含有银和二氧化硅微粒的塑料材料。此前,该公司研发出一种使用弹性塑料、在表面上加入银和二氧化硅微粒的可重复使用口罩。Nanox公司还将银和二氧化硅微粒用在布料上,研发抗新冠病毒衣服。
综合新华社、中新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