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中国新诗发展已有百年历史,其成长态势一直备受诗歌界瞩目。9月5日15:00,“石鼓书院大讲坛”在市广电演播大厅再次“发声”,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诗刊》原主编叶延滨将深度阐析《中国百年新诗的现状与展望》。
自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首次为新诗发声至今,中国现当代新诗经历了相对“旧诗”而言的“新诗”、相对“文言诗”而言的“白话诗”、相对“格律诗”而言的“自由诗”和相对“古典诗”而言的“现代诗”等几个阶段。可以说,中国新诗从五四运动中走来,在探索创新中冲破牢笼,在断裂承续中演变百年。它面对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一直坚守向外向下的姿态,汇聚着向善向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