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在全省率先出台相关《决议》,强化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耒阳在全省首创“乡村振兴+土地整理”模式——~~~
~~~市委市政府绩效办7月下旬推出线上绩效公众评估,共有12581名“阅卷人”对市直25个单位“打分”,并提出意见1316条
~~~雁峰交警联合多部门举办培训会
~~~市政协召开对口协商会议
衡南县:~~~
2020年08月28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耒阳在全省首创“乡村振兴+土地整理”模式——
首期建成15个 美丽乡村示范村
  ■本报记者   姚永军

  见习记者   向  雪

  本报讯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之一,为补齐这一发展短板,耒阳市直面差距,步步推进,在全省首创“乡村振兴+土地整理”模式,该市规划建设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目前首期1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已基本建成。

  耒阳市委、市政府主动创新建设模式、加大保障力度、聚力工作重点、形成整治合力。耒阳市在全市规划建设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在北部片区打造农村人居环境示范片,树立美丽乡村标杆。目前,新市渠塘、木兰、永济大河边等首期1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已基本建成。市财政安排了5.2亿元用于乡村振兴和环境治理,其中1亿元按1:1的比例作为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村民自筹资金配套奖补。着力攻克垃圾分类回收、马路市场、污水处理三大难题,在12个乡镇118个村实行了垃圾分类回收试点,马路市场全部整治到位,农村农贸市场的新扩建工作正有序推进,污水处理实现乡镇全覆盖,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并将污水治理、庭院修整等纳入整治范畴,对居民楼墙面及空间晾晒等作出规范要求。通过督促、激励、宣传等举措,全力调动牵头部门、镇村干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半年时间里,该市农村环境较之前有明显改观和提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矛盾纠纷源头解,少让百姓跑法院
首期建成15个 美丽乡村示范村
请群众评判 让人民满意
切实提升 应急救援能力
挖掘红色文化资源 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河长公示牌统一有了“身份证”
衡阳晚报版面二A02首期建成15个 美丽乡村示范村 2020-08-28 2 2020年08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