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无论担任何种职务、干什么工作,都必须干好。这是工作的性质和服务的宗旨决定的。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少数同志遇到难题,不是想着怎么解决难题,而是想着怎么推脱,责任意识不强、担当精神不够。这是必须改正的。
多些“怎么干”,少些“怎么办”。干工作大概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怎么干,别一种是怎么办。怎么干,侧重于怎样才能解决问题,表现出来的是非把问题解决不可的决心和毅力;怎么办,倾向于怎么才能应付了事、向上级交差,或者把问题甩给上级、上司,让自己脱身,是没有担当、不想负责到底的表现。面对困难时,是怎么干还是怎么办,能体现出一个党员干部有没有责任心、使命感、担当精神,有多少责任心、使命感、担当精神。
多些“我来干”,少些“我不管”。有少数党员干部对于群众的询问和诉求,回答不清楚或回答费劲时会选择推脱,托词一般是“这事我管不了”“那事不归我管”。党员干部或许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但面对群众的正当需求,只要是自己责任范围的事情,就要用心说清楚、做到位。一两句话说不清楚的,我们多说几句;一次说不清楚的,我们说多次。一时解决不了的,我们给群众说清楚,求得群众的理解;自己解决不了的,给群众指明能解决的部门,求得群众的谅解。
党员干部是为民服务的,如果因为嫌麻烦、不想得罪人、怕担责,这事不干那事不做,那就没有多少事可做。自己不多钻几回“矛盾窝”、不多接几回“烫手的山芋”,又如何能提高自己处理急难险重工作的能力呢?遇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可以虚心请教,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我来干”的态度处理日常工作,最大可能地把群众服务好,让他们高兴、满意,才是应有的工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