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茸濒危,就和长江即将无鱼可吃是一样的道理,都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造成的,特别是当采菌人只能看到眼前的收益而不知可能造成的损害时。面对这样的掠夺性开采,需要更多科普宣传与引导,唤醒更多人生态保护的自觉。但更为重要的是在政策和管理层面,加大对松茸采集的约束和规范。对于此类稀缺资源,要通过政府政策、措施的支持引导,合理、有序进行开发采集,为这些物种赢得喘息之机。在政策和制度上积极摸索和创新,严防“杀鸡取卵”。唯其如此,我们才能善待大自然的馈赠,实现松茸资源的持续利用。——评论员 于 平
2.8月1日起施行的《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规定,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应当减少一次性包装材料的使用,南宁市旅馆、酒店经营单位不主动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餐饮服务提供者不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碗、筷、调羹等餐具。
近年来,节约资源、不提供一次性餐具渐成社会共识。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遭遇了“肠梗阻”。一方面,很多消费者对一次性餐具青睐有加。另一方面,不得提供一次性餐具没有法律层面的刚性要求,更多地停留在“号召”和“提倡”上。笔者认为,禁用一次性餐具不能只是“说说而已”,相应处罚条款要跟上。首先,酒店提供的餐具要卫生达标,消毒措施要跟上,消除消费者对餐具卫生情况的担忧。同时,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监管部门必须监管到位。既然有要求,那就要监管到位,对所有餐饮店开展检查,看看是否有“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的行为。如果执法不严,只是“提倡”和“号召”,久而久之,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的规定就会成为摆设。——评论员 李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