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成为童星,于其这个年龄,必定有过人的特长或者天赋。但当评委,来评价“叔叔阿姨甚至爷爷奶奶辈的参赛选手”,至少也是早了点。8岁的年龄才刚开始学习,大多还在启蒙的阶段,缺乏阅历且知识积累也不足。况且,能达到参赛水平的选手,也都有其出类拔萃之处,8岁童星当他们的评委,显然“嫩”了点。
其实,让8岁童星当评委,如网友所说,就是为了“博眼球”。童星以非常“老资格”的口吻,评价着叔叔阿姨甚至爷爷奶奶辈的参赛选手,这样的“错位”所产生的“笑果”,正是主办方期待的。说白了,这其实是对童星的过度消费,是把童星当作赚钱的工具。这对童星,也是极不负责的。
——评论员 钱夙伟
2. 让一名8岁的孩子点评年龄比她大得多的参赛选手,正如一些网友所说,听到她的点评那么老到,那么成人化,总让人有一种悲哀的感觉,而不是欣喜。孩子应该有孩子的样子,没必要非得扮演成一个成年人,最终失去自己本该有的童真。
家长为了让她得到更好的锻炼,以便以后走演艺道路也好,还是为了商业利益,拿她当摇钱树也罢,最好还是要尊重孩子正常的身心成长规律。而不是把她置于成年人的世界里,割裂了她和自己本该属于的世界的联系。去年4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明确要求禁止宣扬童星效应或者包装、炒作明星子女,目的所要纠正的不就是这种现象吗?
——评论员 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