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水亭避暑、高山寻幽、荷池吹风、桥柳小睡——~~~
~~~
~~~
2020年08月01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屈氏
  ■胡秀华

  一、屈姓起源

  (一)楚武王子瑕,以采邑为氏

  据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又[正义]注云:“屈、景、昭皆楚之族。”王逸云:“楚王始都是,生子瑕,受屈为卿,因以为氏。”

  又班固《汉书·高帝纪》:“汉高帝九年冬十一月,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与利田宅。”

  又《通志·氏族略》云:“屈氏出自芈姓。楚之公族也,莫敖屈瑕食邑于屈,因以为氏。”屈地乃今湖北秭归。

  又《古今姓氏书辩证》云:“屈氏出自芈姓,楚武王子瑕为莫敖,食采于屈,以邑为氏。自瑕及屈重,屈完而下,世系具《春秋人谱》。汉高帝九年十一月徙齐楚大族昭氏、景氏、屈氏、怀氏五姓关中,与利田宅。南凉有将军屈右。”

  又《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楚辞注》:“楚武王子瑕,食采于屈,因氏焉,屈原其后也。”

  (二)他族改姓

  据《魏书·官氏志》载,南北朝孝文帝时,代北复姓屈突氏,改为汉字单姓“屈”氏。屈遵便是。

  二、名人传略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楚国政治家,爱国诗人。名平,字原,出自楚国贵族。曾经做过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主持楚国的政治。后因遭到怀王幼弟子兰和南后郑袖的谗害而去职。楚顷襄王时,又遭到放逐。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楚国国都郢为秦将白起攻破,屈原遂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在我国诗歌史上第一次塑造了个性鲜明的诗人主体形象,表达了诗人主体强烈的情感和思想性,从而揭开了中国文学自觉时代的序幕。从他开始,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同时,他吸收楚地民歌的形式,创造出句法灵活,结构富有变化的“楚辞”诗体。这一诗体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溶化神话传说,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大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从而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浪漫主义的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代表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

  屈突通(557—628),隋末唐初著名将领、大臣,唐初二十四功臣之一。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仕隋,任虎贲郎将,隋炀帝大业八年(612)转左骁卫大将军。归唐后,唐高祖李渊称他是隋朝皇室的忠臣,赐他无罪,并授兵部尚书之职,封蒋国公。出为秦王行军元帅长史,从李世民讨伐西秦霸王薛举、薛仁杲父子,一举荡平陇西。后又征讨占据东都的王世充,屈突通记第一功,拜为左仆射,镇守洛阳。回朝后,召为刑部尚书,屈突通自以为不习文法,改工部尚书。武德九年(626),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复其为检校行台仆射,并派他火速赶往洛阳镇守。贞观初,行台废,屈突通被授予洛州都督,进左光禄大夫。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屈突通卒,年72。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忠。唐高宗永徽五年(654),追赠司空。

  据湖南人民出版社《中国姓氏起源考与历史名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别有风味 的纳凉诗
藏在古代传统礼仪中的公共意识
屈氏
衡阳晚报版面七A07屈氏 2020-08-01 2 2020年08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