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知的创作谈大抵是可疑的,还有一类创作谈的写法也令人尴尬。创作谈里描述的小说跟实际的小说一对照,堪比效果图和实景图、卖家秀和买家秀的差距。所以也是个警示,创作谈不要虚构小说没有的精彩,也不要生怕别人看不出哪里好来,干脆自己写一份“产品说明”。现在大家习惯网上购物,网购接触不到实物,所以平台的产品说明尤其细致用心,历数亮点和特色,但创作谈也“历数”就不太好了吧。人和人交往有“投缘”一说,作品能打动哪些人,也是看因缘的。
——蔡东 说
2.主观的我们总会在某些时刻,主观地觉得世界很小,或者感知其小。小到我们只能与极少人长情,只能花费那么一点时间跟另一些人蜻蜓点水或者酒肉穿肠,小到无非吃喝拉撒、柴米油盐,看看书,听听音乐,“三月不知肉味”已是传说中的高境。三月,肉,细想多么卑微。于是,我们近乎必然有所侧重、学习分配,只因官能有限、生也有涯,而志同道合者就那么些。与此同时,我也常觉得客观世界确乎好小。地球仪滚来滚去地看,馋了,寻思真要狠得下心,周游列国在今天算不上天方夜谭。似乎在这些时候,人豁然魁伟高拔,文学随而变大,能够一溜烟跑到几万光年外,跟未来打一个照面。当是时,世界究竟是大了还是小了?以至于,我们如何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
——梁豪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