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大医护人员冲在最前沿,普通公民自觉做好防护隔离,各行各业的员工保障物资供应,认真履行职责……他们都在与时间赛跑、与毒魔抗争,为的就是挽救一个又一个生命。面对“生命”这堂教育必修课,身处其中的每个个体都经历了一次考验,也是一道必答题,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行动书写对生命的敬畏。
平时,我们在进行生命教育时,常感觉与青少年单纯谈“生死”显得空泛和乏味,而如今,疫情本身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教材”。虽然生命教育并不适合于单独作为一门学科,但完全可以把它融入到其他学科中,如语文、品德、社会等科目,也可适当应用于其他学科。在网课中,同样可以通过演讲、辩论、实践等方式,强化青少年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对人身安全的重视等。
对此,让青少年知晓“生命归属”是关键。生命,属于个人、父母,也属于国家和民族。医护人员的家国情怀,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冒着生命危险最美逆行,展现的正是个人“小义”与国家“大义”的担当,这是对生命问题做出思考后的决断。这些都值得青少年做出深刻的思考和借鉴,也留给了我们引导青少年探讨和拓展生命教育的一个空间。
客观地讲,平时我们对生命教育的重视还显得不够,在内容、时长、方式、方法等方面并没有形成体系,这使生命教育不断被边缘化、形式化甚至功利化,达不到预期效果。而借此次疫情,能让青少年亲身感受生命被挽救甚至逝去,以及医护人员的安危、个人的健康安全乃至野生动物的生命等。由此,以战“疫”为题,加强生命教育,对培养青少年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既有现实意义也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