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战疫情的同时,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同样在加紧进行并按下“快进键”。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截至目前,全市1049户规模工业企业和12个省重点项目全部复工复产。
连日来,我市上下紧盯重点项目及企业不放松,全力蓄积项目、企业复工力量,各级各部门分工负责推进、协同配合攻坚,掀起了复工复产热潮。
在督促复工复产方面,市发改委对接落实好国省市支持复工复产政策,建立常态化联络、问题协调解决、防疫安全生产、工作激励奖罚“四大机制”,组织选派1859名联络员进驻规模企业、项目工地,协调解决好相关企业和重点项目遇到的瓶颈问题,为重点项目、企业开复工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全市1049户规模工业企业和12个省重点项目已全部复工复产,135个市重点项目复工率已接近90%。
与此同时,市发改委积极协调重点能源单位全力保供,启动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1—2月预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约1000万元。在争资争项上,全面分解下达了2020年度各类专项资金争取目标和计划,并梳理明确了争资重点领域和项目储备任务,指导帮助92家企业申报纳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共申报贷款需求32亿元,已争取中央财政贴息优惠贷款5.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