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体书店的经营困境,并非此次疫情期间才有呈现。近几年来,许多实体书店纷纷陷入危机,疫情更让情况雪上加霜。说到房租,任何经营性营业场所都有房租,但实体书店的经营受到了两方面的强烈冲击,一是线上书店,二是移动互联网环境的电子阅读。如果说前者还并不怎么影响“读书”,只是将购书从线下转到了线上而已,而后者很显然就让很多人远离了“读书”。
“评价一座城市,要看他拥有多少书店。”时下,有不少爱书者有实体书店情结,一些店堂环境雅致、经常举办讲座、沙龙活动的实体书店,很受一些读者青睐。虽然,成为音乐厅、咖啡馆并不是书店存在的主要意义所在,但不可否认的是,实体书店在购书、选书方面有独到优势。未来可能更多的人会从网上买书,但书店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却永远需要大力支持和鼓励。
——评论员 李 清
2.我们也看到,为了生存,各书店不得不开展各种形式的自救,以寻一线生机。比如,有的书店从线下卖书转为线上购书、快递送达(电子商务);有的书店在疫期组织线上读书会,以此留住读者/会员,等等。而有些书店采取众筹方式,也算是无奈之举了。由此想到,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各地政府部门分别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其中最“硬核”的做法,便是政府出资,对相关行业给予房租等方面的补贴。实体书店除了通过各种方式“自救”,也需要政府部门给予一定扶持,比如补贴房租、提供流动资金等。可以说,这是一个很务实的举措,非常有助于实体书店抵御“寒冬”,走出困境。
——评论员 伯 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