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2月17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儿推拿“门槛”何以如此低
  子  长

  因西安一名4个月女婴在接受推拿后不到半个小时“多器官衰竭”死亡事件,“小儿推拿”行业的乱象成了日前公众关注的一大焦点。女婴的死亡与其接受的小儿推拿“治疗”之间关系尚无定论,但透过各地媒体走访报道不难发现,模糊保健与医疗的专业性差异,聘用“速成”推拿师滥竽充数,眼下火爆的小儿推拿市场可谓“鱼龙混杂”,亟待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及时规范。

  查询相关规定,符合卫生部门规范的中医推拿属医疗活动。医疗与保健的区分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就目的而言,有了病痛应该首先求助医生。倘若用保健来代替治疗,则既可能延误治疗,也有可能因为保健从业者不专业引发其他后果。按照专家说法,推拿分为保健类和医疗类,后者要在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诊疗方案下操作,只有经过系统规范培训,并且取得医生执业资格才能开展。以此而论,陕西女婴事件对那些盲目的家长是个警示。

  不过,有时候不能完全苛求病人或家属。至少就小儿推拿服务来说,眼下的问题是,走进大大小小的这类保健馆,从业者极有可能拿出一本“小儿推拿师”资格证,声称自己是“持证上岗”的。可以想见的是,有了这样的“资格证”,并且还能在发证的相关网站上查询到,患者和家长的戒心自然会降低了。只是他们不知道,这样的“资格证”可能来自“速成班”,可能“最快3天拿证”“学习9天就可以出来开店”。因此,值得追问的是,这个证到底是谁发的,又是如何把关的?

  调查显示,考核并向培训者颁发小儿推拿师“岗位能力培训证书”,是隶属“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成人教育委员会”。固然,我们不能因为协会是一家社会组织就断然否定其开展岗位能力培训的资质。然而,相关机构像搞批发一样收钱发证,丝毫不注重培训的质量及证书的适用范围管理,还能得到该委员会认可,就不但要追究其主体责任,甚至有必要重新审视其开展此类培训的资质。

  倘若把视野放得更开一些,类似保健、家政等服务行业岗位技能认证乱象,远不止小儿推拿一项。更进一步,是否还有其他机构组织如此混乱地开展岗位技能培训认证,同样值得举一反三,从源头上好好清理一下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给教师减负担 让教学更专注
家长群秩序 不能靠“撒泼”来维护
小儿推拿“门槛”何以如此低
打造乡村“样板河”,别忽视生态修复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小儿推拿“门槛”何以如此低 2019-12-17 2 2019年12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