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驴的《去洞庭》是一部青春气息浓郁的作品,同时又是极为深刻的老到之作,它披着悬疑案件的外衣,对不同阶层的生存困境进行细致描摹,对人生意义进行深度探寻。小说中所涉及的人物阶层界限虽然十分明晰,但是面临的困境却是共通的,小说书写的也是人类的通病和人性共同的弱点。整体而言,《去洞庭》在书写生活幻灭感的同时留下了一丝希望,让生活有重生的机会。
毕飞宇认为,郑小驴的小说一直是中国小说,在他的小说里,本土是坚实的基础。然而,郑小驴的文本拥有强劲的实验性,这使得他的小说又显得十分生动。而冯唐则说,小驴的小说小得像个拳头,很快就读完了,但是闷在心里很久,仿佛一个有脾气的活物。阎连科对郑小驴也是高度评价,说他的小说中的主人公多是这个时代失败的青年人。那些阴沉沉的文字和血淋淋的悲剧背后,是他对一代青年命运的哀叹与悲悯。他的小说不止于描述“是怎样”,而敢于追问“为什么”。他有面对问题和向“根部”探索的勇气,其文学品质在年轻一代作家中尤为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