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9月13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中秋为契机画好“同心圆”
  刘天放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习俗,而团圆、统一、祭祀、和谐、礼仪等,就是这个传统节日传承的民族精神和气质,也是中华民族生活常态的真实写照。中秋文化传递的价值认同感,以其庄重的仪式感,堪称中华民族的“胎记”,这样的形容真是恰如其分。

  而“团圆文化”,即是中秋文化核心,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之一。月饼原本是中秋节的点缀,是拜月的一种祭品,加上其他水果、酒类、点心等,家家祭拜、人人祈求月亮神保佑,后来才成为一种礼品。而在文化多元的环境下,月饼逐渐成了一种象征,而后才有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忧伤,也成为团圆的象征。

  皓月高悬,光皎如水,思念丛生,期盼团圆。从古至今,中国人对月亮一直有着特别的情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样的诗句众多。《周礼·春官》就载有“中秋,夜迎寒”。“夜迎寒”即在中秋之夜举行祭月仪式,后来中秋拜月、赏月的风俗便源于此,一直以来从未中断,至今而且将来还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

  “团圆文化”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标志,是无法抹除的。中秋是久别重逢的美满,是团圆的节日,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中秋节里,团圆、和谐、平安、美满、恬静、憧憬……一切都是追求幸福和吉祥的意味。“人月双圆,阖家欢聚喜意浓”的美好景象,暖心又温馨。

  而中秋文化“团圆”的更大意义在于,能凝聚人心,转化为中华民族的大团圆。因此,中秋更该是家国情怀的传承。“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秋佳节历经千年后,凝聚着中华儿女的情感寄托,寄寓着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期盼。由此,以中秋为契机画好中华民族“同心圆”,中国梦一定可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精彩就在大戏结尾处
“女性车厢”高峰时段劝离男性 为何“执行难”
筑梦路上,我与祖国携手同行
说道说道
以中秋为契机画好“同心圆”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以中秋为契机画好“同心圆” 2019-09-13 2 2019年09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