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一新规算是深圳地铁女士优先车厢的升级版。从目前的规定看,女士优先车厢并不等于女性专用车厢,男性亦可进入。不过,如果修改后的相关法规获得通过,在交通高峰时段,男性不得进入女士优先车厢。
有人说,这是对男性的歧视。仔细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女士优先已成为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几乎没有哪个男性认为自己受到了歧视。地铁设置女士优先车厢,跟生活中的礼让女性没有本质区别。当然,防止对女性的性骚扰,不能只靠设立女士优先车厢。法律应当进一步精细化,提高震慑力,同时也要降低女性维护自身权益的成本,在全社会形成遵纪守法、关爱女性的氛围。
女士优先车厢在高峰时段禁止男性进入,这是法规约束力的体现。虽说这只是治标的办法,但是治本需要时间,用治标来换取治本的时间,也是符合现实情况的举措。——评论员 王俊勇
2.深圳的这份征求意见稿,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诚如评论所言,确实有些任性随意。地铁高峰时段,上下车那么繁忙,如果有大量男性乘客汹涌而入,愣是要坐女性优先车厢,地铁工作人员究竟打算怎么“劝离”?是打算每个车站都安排专门人员事先疏导?还是选派精壮女性工作人员常年驻扎女性车厢内,见到男乘客上车就厉声喝止?如果出门还要面对地铁管理人员的训斥,不是容易激化矛盾吗?
那么,面对高峰时段地铁拥挤这样的问题,有没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呢?最好的方法是从供给侧发力,提高地铁运力,解决所有市民的乘车难问题。毕竟,所谓的专门车厢在高峰时段仅供“有需要的人乘坐”,这种规定看上去很美,但真正执行起来要付出极大的执行成本。赶在高峰时段乘地铁的人,谁不是有需要的人?管理部门应该搞清楚,自己是在制定规则而不是许愿,政策在制定之初就应该将可行性问题纳入考量。多想些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手段,切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笨办法。——评论员 王 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