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出汗的好处有哪些?
专家强调,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方式,通过汗液的蒸发可以降低体温。除此之外,适当出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益处:
(1)帮助排泄废物
人体排出废物的途径主要是大便、小便,通过呼吸则可以排出废气,出汗也是人体排出废物的主要途径。因为人体的体表面积较大,每天通过汗液的蒸发可以排出大量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减轻肾脏的负担,促进新陈代谢。
(2)少量汗液可润养肌肤
自然界存在太旱物不生,太涝亦不生的现象。与之相应,人体适当地出汗,汗液可以滋润皮肤,保证皮肤的水分,从而避免其过于干燥,减缓皮肤的衰老。当然,汗出过多肌肤过于潮湿则容易滋生细菌或真菌,形成脚癣等皮肤病。
(3)出汗可以宣肺祛邪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汗孔的正常开阖是肺功能正常的表现。通过调节汗液的排泄就可以调节人体的心肺功能。另外,中医认为外感病邪多数是通过体表入侵,要想祛除病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发汗。
因此,适当出汗是人体排除病邪的重要途径之一,即“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所以风寒感冒初期喝点生姜水或吃点辣椒发发汗就可以解决问题。
同时,中医还认为汗液的正常排泄直接影响人体内的水液代谢,肺气不宣,汗出不畅必然导致体内水湿、痰饮等内生毒邪的形成,也就是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疾病形成的基础。所以适当排汗与保持小便通畅一样,都是保证健康的重要手段,即中医所谓的“汗以泄其表,利以泄其里,并泄则上下通,上下通则五实皆启,是以生也”。
B、汗出过多则不利健康
专家认为,出汗并非越多越好,用现代医学的话来说,汗出过多易引起脱水。中医认为“汗乃心之液”,出汗过多会耗伤心血;汗属于人体津液的一部分,大量出汗易致人体阴津不足,必然引起阳气的消耗和散失,最后出现阴阳两虚。
所以,出汗是以全身微微出汗为宜,不宜过多,如果大汗淋漓就属于太过了。尤其是空腹时或疲劳之后不宜出汗太多。同时,出汗后需要及时补充一定量的水,饮水时注意以少量多次为宜,不可以“牛饮”。陡然饮用大量的冷水则更易损伤脾胃功能,不利于消化吸收。
因此,就算是在炎热的夏天,也不适宜长期待在空调环境下,以免出现“可汗而不汗,则毛孔闭塞,闷绝而终”的弊端。应该适当调高一点室内的温度,或定时关闭空调,打开窗户透透气,既节能环保,又有利健康。
■相关链接:
大量出汗后如何补充?
大夏天的,肯定很多人免不了出汗。可是,过于大量出汗后,人体的水分也会大量流失,同样也带着电解质随之流失,这时必须通过饮食来补充补充,维持体液的平衡。
1.淡盐水
大量出汗的过程,不仅会流失水分,也会流失大量的电解质,所以只喝水是不行的,最好喝些淡盐水,且注意多次少饮。将适量食用盐放入水中,等盐溶解之后即可饮用,一般喝10-30度左右水温的淡盐水为好。
2.运动饮料
大量出汗后,还可选择一些含有钠、钾元素的运动饮料来喝,能帮助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当然,不要喝太甜的饮料,一般含糖量过高,饮用后会使得体内血糖迅速升高,从而造成血清钾减少。
3.咸味食物
大量出汗后,体内盐分流失比较多,建议适量的吃些咸味食物,来补充体内所丢失的盐分,来达到身体所需的平衡。
4.菜汤
如果在运动中大量出汗的话,还可以选择适量喝些菜汤。大多数的绿叶菜中都是含有膳食纤维以及钾、钠、钙等矿物质元素的,大量出汗后喝像菠菜汤、海带汤等是能帮助身体补充水分和矿物质的。
5.茶水
出汗的时候,随着汗液流失的不仅有水分、盐分,还有钾等电解质,而茶叶中是有一定的钾元素成分的。大量出汗后是可以适量饮茶来补充钾质,像绿茶。
6.酸性食物
大量出汗后可以吃些酸性食物,能帮助生津止渴,像西红柿、柠檬、草莓、山楂、芒果等,其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能防止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
7.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大量出汗还能使得水溶性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的排出,所以也要及时的补充维生素C、B类食物,像蔬菜水果中通常都是富含较多维生素的。
8.蛋白质类食物
汗液中是含有一些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所以大量出汗后可以适当的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类食物,像鱼肉、蛋、奶、大豆等。
综合新华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