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6月18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梁木的幸福时光
  唐兰荣

  汽车划过路面的声音,从一个山头飘向另一个山头。

  远方山头的脚下,就是我的老家。这些年来,随着工作、结婚、生子,我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一个周末,我带着孩子回到常宁市大梁木那个小山村。临近村庄,车子从一条大路拐下,行进在树影斑驳之中,让人尽情感受“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的田园风光。我蓦然发现,老家确实变了,变得是那么令人激动不已。

  要细说有啥变化,那得先从餐桌上说起。“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感知老家的变迁,其实大多是在舌尖上完成的。常听父母说起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乡亲们常常以野菜、米糠充饥。

  那年月,老家人是很少到墟上去买荤菜的,只是逢年过节、偶尔有亲戚来家时,才上街买一点点鱼肉,点缀一下饭桌,以示热情。而且,买肉还专拣肥的买用来煎油炒菜。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乡亲们已经在“吃饱”的基础上开始追求“吃好”了,鸡肉鱼也不再是过年过节的“奢侈品”了。进入新世纪,乡亲们在吃上不但要求“色、香、味”俱佳,更追求“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南瓜粥、红薯饭又成为餐桌上的“新宠”。每逢家有喜事,还高兴地到酒店摆上几桌,感觉吃的不是酒席,而是那个幸福的氛围和那股热闹劲儿。

  再来说说行。记忆最深处的,是从老屋延伸出的路以前那叫一个凹凸不平。雨天,人一踏上去就会立时陷入泥窝,车轮胎打滑,得召集一帮村民前拉后推,还溅你一身泥。天晴呢,车子所到之处扬起股股尘埃,行人不得不捂着鼻子避到路边田埂上。后来,家乡公路不仅规划修建高速路网,而且村村通、组组通也已形成。更让人引以为自豪的是,常宁市区开全国先河开通了免费公交,让幸福感扑面而来。那些在外务工的乡亲,开着私家车回家过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以前走亲访友靠自行车、摩托车,现在开着小车到处跑,这对父辈他们来说,真是最值得感慨的事,“时代不一样了,下一辈的生活比我们那时候强多了。”如今,村里人的一句“去哪?我开车送你!”语气中充满了自豪,这是今年春节我在老家听得最多、最具代表性的话语。

  如今,每当你行驶在畅洁的岳临高速常宁段上,宛如“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意境。一幢幢别具一格的小楼房气宇轩昂地簇拥在路旁,向来客展示着村民的富足。每逢节假日,当你离开喧哗的城市,行走在家乡的水泥村道上,看着身穿时尚花衣的小孩奔跑在田头村尾,一种幸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是呀,对于这里的山和水、村与寨,我无法预料未来,但我更愿意期待。每一个变化都迎来了大梁木的幸福时光;每一个变化都书写着常宁的不老传奇;每一个变化都讲述着乡村振兴的发展和改革故事。这里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山花点缀、碧水环流、道路干净、庭院亮敞、笑靥洋溢……徐徐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幅幅追梦新画卷。这不也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老家人回馈最好的礼物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精彩“90后”的初心示范
课堂摆拍抖音 平台责任应强化
大梁木的幸福时光
监管“零容忍”,安全才能“零威胁”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大梁木的幸福时光 2019-06-18 2 2019年06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