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6月14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奖有罚有责有权推进垃圾分类
  谢庆富

  近日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年)》显示,公众高度认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但践行度普遍较低,公众认为垃圾处理体系和分类知识等是主要影响因素。

  垃圾分类利国利民,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推行垃圾分类效果并不理想。为什么好事收不到好效果呢?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有的市民想对垃圾进行分类,但是搞不清到底怎么分;有的地方垃圾转运时存在问题,市民分类投放的垃圾,到最后一股脑混合在一块了;还有的城市在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时,要求居民购买指定的可降解垃圾袋,这种垃圾袋要比超市里贵一点点。    

  垃圾分类,既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益,也能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在垃圾分类不理想的情况下,有些城市尝试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这当然是一种手段。不过,笔者还是认为生活垃圾分类必须坚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原则。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另一方面要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不仅需要有回收、处理到利用的系统配合,更重要的是要得到民众的大力支持。只有得到民众支持,将垃圾分类理念变成行动自觉,垃圾分类才能成为现实。

  如果能够做到有奖有罚,垃圾分类投放就能够成为民众自觉行为。奖,就是进行正面引导,让居民懂得正确分类,并通过建立居民“绿色账户”“环保档案”等方式,对正确分类投放垃圾的居民给予可兑换积分奖励,让民众愿意分类;罚,即对不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个人和单位处以罚款,让各责任主体都能感受到压力。既有激励机制,又有惩罚机制,双管齐下,要比有罚无奖或者无罚无奖更有效。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既要强调市民责任,也要突出市民权利。有罚有奖、有责有权,市民当然会支持垃圾分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德不厌小 善不拒微
身份证照片 自拍的前提是真实
有奖有罚有责有权推进垃圾分类
高考结束了, 离“解脱”还早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有奖有罚有责有权推进垃圾分类 2019-06-14 2 2019年06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