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面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坚持“粗茶淡饭”、经常不吃肉……~~~
坚持“粗茶淡饭”、经常不吃肉……~~~
坚持“粗茶淡饭”、经常不吃肉……~~~
坚持“粗茶淡饭”、经常不吃肉……~~~
坚持“粗茶淡饭”、经常不吃肉……~~~
2019年05月23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粗茶淡饭”、经常不吃肉……
你以为在“养生”,其实可能很伤身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为了防止出现“三高”,许多老年人在饮食上坚持“粗茶淡饭”,认为少沾荤腥更健康。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粗茶淡饭”极易发生营养不良,不仅不益于老年健康,还有可能加速老化。

  “粗茶淡饭”

  易出现营养不良 降低免疫力

  现代研究表明,人类的衰老是从身体机能的老化开始,而免疫力的下降正是各种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科学合理的饮食是抑制老化、保证免疫力的基础,而“粗茶淡饭”的饮食方式极易造成营养与热量的缺失,从而加速机能老化、降低免疫力,从而增加心肌梗塞、狭心症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甚至死亡风险。而且近期有研究表明,如果长期营养摄入不足,认知能力也会下降,不吃肉的人比两天吃一次肉的人患痴呆症的概率要高一倍。那些长期食素的人群,因为不科学的配餐方法,出现营养素铁和锌的缺乏,导致大量脱发、皮肤松弛、身体怕冷、精神不振、内分泌紊乱等现象。

  吃肉不健康?

  要看怎么吃、吃多少

  关于肉类的食用价值,早有研究表明,肉类含有多种丰富的氨基酸,它们可以使血管保持柔软,预防动脉硬化和脑中风,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能力,适合各群体食用。曾经有机构对有“长寿之乡”之称的日本冲绳的长寿老人做过调查,发现这里长寿的老人都有吃肉的习惯,而几乎没有人患心血管系统的老年病。而他们对于肉类食物的制作方法,非常值得借鉴——他们把肉煮2~3小时后,在汤里加上萝卜或海带,然后再炖1小时才食用。经过这样的处理,肉中的不饱和脂肪的含量明显增加,胆固醇含量大大下降。这种肉既含丰富的营养,又不会引起心血管疾病。所以,影响健康的并不是肉类本身,而是处理方式及食用方法。

  “红肉”“白肉”谁更健康,是大众一直关注的话题,关于这一点,目前专家形成的共识是“吃畜肉不如吃禽肉,吃禽肉不如吃鱼肉”。对老年人来说,吃肉类食物时坚持少量、多样化,是非常合理的安排。另外,在制作方式上,在蒸、炒、炖、煲等烹饪方式中,最适合中老年人的是炖和煲。

  冰箱不是保险箱

  “隔夜菜”要少吃

  “隔夜菜”并不单指放了一夜的菜,从时间上算,放置超过8至10个小时的菜都可视为“隔夜菜”,研究表明,久置的菜易产生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而且由于搁置时间较长,食物易发生二次污染。日常生活中,许多老人认为将剩菜、剩饭放进冰箱冷藏可放心食用。尽管低温环境下可以减慢亚硝酸盐的产生速度,但并不会阻止亚硝酸盐含量的增加,且常吃隔夜菜是诱发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老人切不可因为“舍不得”而经常食用剩菜、“隔夜菜”,同时要减少食用腌制菜,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据新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你以为在“养生”,其实可能很伤身
乳牙保护需注意 吃零食频率不能高
高血压患者盲目运动减肥降压风险大
青少年少看电子屏 可改善睡眠
糖尿病可能致多种癌症风险升高
衡阳晚报版面十A10你以为在“养生”,其实可能很伤身 2019-05-23 2 2019年05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