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多地出台规定 严管“扰民广场舞”
~~~多地出台规定 严管“扰民广场舞”
2019年05月17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国市开出“广场舞扰民”罚单
多地出台规定 严管“扰民广场舞”
安徽宁国市开出广场舞扰民罚单引关注
  跳广场舞是很多地方市民的健身选择之一,但随之带来的噪声也让周边居民苦不堪言。一方有健身需求,一方想要安静的生活环境,各自利益难以调和,广场舞也为此逐渐升级为一些地方城市治理的一个难题。

  近日,安徽宁国市开出广场舞扰民罚单引起社会关注。多方人士认为,跳广场舞引发噪声污染,并非没有办法解决,还需刚柔并济,多措并举。

  近日,安徽省宁国市公安局南山派出所数次接到辖区医院患者报警,称医院附近公园内的广场舞噪声扰民,导致无法静心疗养。事发当晚,宁国南山派出所在前期多次出警并劝告无效后,对涉及噪声扰民的5名广场舞组织者当场出具处罚决定书,并依法做出警告处罚。

  一群人跳舞,周边人受苦。由于门槛相对较低、对场地要求不高等因素,广场舞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健身娱乐方式。尤其是在社区内的空地,或是住宅周边空地,广场舞爱好者与周边其他居民产生冲突的新闻屡见报端。

  此前,山东烟台福山区一名男子因深受广场舞噪声影响做出过激举动,并在小区业主群内发布过激言论,被处行政拘留。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河南濮阳一市民为抵制广场舞噪声污染,站在濮阳市中心广场西北角举牌抗议,经过他近一个月的努力,对面广场舞音乐声响才小下来。

  借助科技力量让广场舞“静悄悄”

  贵阳市民夏女士告诉记者,她所居住的小区就受到广场舞噪声的影响。因家里孩子临近中考,她多次打电话投诉,找过物业、环保部门、城管部门,还在网络上给当地领导的留言板留言,但效果并不明显。

  记者梳理发现,一些地方试点借助科技力量,既让广场舞者不受影响,也让周边居民免去噪声的困扰。

  例如,苏州工业园区试点安装了运用声学定向声技术的智慧舞场系统,打开系统音响,正前方30度夹角区域内声音清晰饱满,而在音响两侧,随着角度扩大,音量逐渐递减。这样一来,既能让广场舞爱好者听到音乐,又不干扰周边居民。

  此前有媒体报道,在重庆江北观音桥附近跳舞的广场舞爱好者跳舞“静悄悄”,原来每一个跳舞的人身上都佩戴了一个接收器,戴着耳机,音乐就通过耳机传到耳朵里。

  记者走访发现,部分地区相关管理部门通过组织居民代表与广场舞代表座谈,双方共同商定跳广场舞的场地、时间、音量等,形成自治公约,并成立公众参与的监督机制,有效化解了矛盾。

  专家建议纳入物管体系,正确引导规范

  贵州省社会调查研究所所长姚贵阳说,跳广场舞是群众自发组织的一种健身方式,从全民健身来说是一件好事,但确实可能会给其他人带来噪声困扰。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跳广场舞的人群在一定时间段内得到扩大,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引发治安事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一些投诉过噪声扰民的居民告诉记者,治理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利益相关方沟通不畅;其次是管理部门在处理时,更多是以劝说为主,力度不够,效果甚微;第三是处罚标准不明确,处罚力度不够,起不到警示作用。

  记者梳理发现,近来,已有一些地方出台规定,加以严管。如《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就规定,广场舞音量过大扰民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屡教不改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建议管理部门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以便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服务。同时,将广场舞管理纳入物管体系或其他相关部门的管理体系,权责明晰,给有诉求的群众一个可以沟通的平台。”姚贵阳建议,只要正确引导规范,久久为功,广场舞可以成为一道文明的风景线。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宁国市开出“广场舞扰民”罚单
淘宝推“超级保障” 保商家正当权益
衡阳晚报版面七A07宁国市开出“广场舞扰民”罚单 2019-05-17 2 2019年05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