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艺高人胆大,可我这个大一临床医学专业的“新人”,在尚未掌握任何“手艺”的前提下,根据学校布置的2019年寒假作业,就迎来了人生“才艺展示”——为期一周的医院见习。在这7天医院见习期间里,我心存惶恐,得到成长,拥抱收获。
惶恐缘于对未知的害怕。自己是一名踏进大学校门不久的“嫩雏”,第一学期主要学习的是公共知识课,尚未系统掌握医疗理论知识,也没有经历过医疗临床实践,心中无“货”,面对治病救人的“技术活”,心中真的没有“底气”。作为一名见血犯憷的女生,平时对医院敬而远之,但既然选择了医学,迟早将要面对病人,我只能是硬着“头皮”走进医院,在见习中“练胆”。我见习的是一家大型三甲医院,这里有平时想见也见不到的医界“泰斗”,有来自本地及周边身患“疑难杂症”的病友。诸多因素的叠加,更让“无知”的我惶恐不已。见习第一天,在医院门诊室,指导我的是知名内分泌专家。当天,我仔细地聆听他如何询问病人病史,观看他如何写病历、开医嘱,开启了见习之旅。第二天起,根据安排,我到住院部见习,被编进学校师兄们的实习队伍,接触了交班、查房、治疗方案讨论以及治疗方案适时调整等操作流程,惶恐之心逐渐褪去。
成长缘于众师友的教诲。真正的师者,不只学高,更是德范。门诊部的老师学识渊博,为人低调谦和;住院部的老师,个个都是医界精英,工作精益求精,待人真诚热情。他们认真为病友诊断,精心制定治疗方案,深受广大病友信赖和尊崇。他们的言传身教,让我清晰了心中一名好医生的模样。在门诊见习时,一位前来候诊的老爷爷见穿着白大褂的我,试着撸起衣袖让我为他测量血压,面对从未接触过血压计只能尴尬摇头的我,他毅然报以宽容鼓励的眼神,这一刻起,我坚定了将来做一名受病友信任医生的决心。住院部实习的同校师兄,在我根本不懂操作流程时的一句提醒、即将查房时的回头一瞥,让我拥有接触病人、了解医生的机会;在为病友做体格检查时,他们低声告诉我医学专业名词和原理解释,指导我用听诊器听干湿啰音;在打印病历时,他们详细地告诉我病历系统的操作使用。短暂的七天,我懂得的逐渐多了、对工作流程也有所了解,我深深萌生了感恩师者、回报社会、关心他人的信念,决心做一名爱和知识的传承者。
过去对于医生,我太多的是敬畏;对于病友,我太多的是远之。在刚见习时,我诚惶诚恐,心中害怕自己说错一句话、操作一个失误,将迎来令人头痛的“医患”纠纷。在见习过程中,我发现广大病友都很宽容,他们跟医生似亲人般友好,这样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治好患者的“身病”“心病”。医生的价值在于临床,一个好医生只有在不断的临床操作中才能成长,无论是我跟着实习学长瞎比划地听干湿啰音,还是学长在旁边指导我调胰岛素泵……我发现,只要上手,事情远没有想像中的那样复杂;无论是在父母支持下练习几次就能测准血压,还是到目前已经能简单使用病历系统……这给予我在不断的临床操作中增长做好一名好医生的信心和力量。
“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2019年寒假的医院见习,我的心中得到像钻石一样珍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