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2月27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1.日前,中央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的一项重要工作,明确要求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凸显了持续有效推进这一工作的重要性。

  农村的“厕所革命”既不是追求完成数量的指标任务,也不是翻新的“面子工程”,关键是怎么建、能不能用、好不好用。从这个角度说,小厕所联系的大民生,更需要大智慧。技术上,“厕所革命”不是单纯地建个新厕所的问题,还要把建和用联系起来,否则建好了新厕没有水,用久的厕所没人清理,就沦为摆设了。一方面是在建设推进上,要从实际出发,以村民为主体,政府部门不能大包大揽、搞强迫命令,要因地制宜,杜绝“形象工程”;另一方面是在规划管理上,要把“厕所革命”放到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去规划,充分考虑当地城镇化进程、人口流动特点和农民群众需求。

  ——评论员  张东锋

  2.近日,在某论坛年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激发了很多年轻人的热情,今年有4万名年轻人报考故宫,想来故宫修文物。

  4万名年轻人报考故宫,想去故宫修文物,这种报名的踊跃,让我们看到了公众参与文物修复的热情,这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但也要看到,文物修复是一项需要长期艰辛积累技艺的工作,它需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去,吃得了苦。而且,补上人才缺口,并不等于多招人,正如专家所言“招人容易,但真正合格的少”。文物修复人才培养必须尊重专业性,注重长期艰辛培育的过程。这样说并不是不承认故宫以自身努力,唤起年轻人参与文物修复工作热情的努力。相反,在由衷承认这些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故宫成为网红、报名到故宫修文物者踊跃等热闹场景的另一面——我国文物修复人才缺口总体上依然巨大,文物修复人才培养依然任重道远。——评论员  李思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破隐性歧视 先破吃亏心态
以德报怨,以德行天下
“吃饭刷手机易多吃” 警示了什么
勿用节日“劫”父母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 2019-02-27 2 2019年02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