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消费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单身经济崛起,消费新势力抬头》研究报告称,全国单身人群已达2.2亿人。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单身群体呈现出“高消费、低储蓄”的特点,并且十分注重生活品质,在消费升级中酝酿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亦潜藏着“月光消费”等负面影响。
外卖“一人食”越来越流行
国金消费研究中心的这份研究报告显示,根据中国民政部的数据,2017年,全国单身人群已达2.2亿人(这里说的单身人口,指的是成年适婚人口,并不包括未成年人),占到总人口15%左右。今年27岁的杭州姑娘小苏,就是15%里的那一个。
刚刚过去的春节,来自爸妈的催婚压力,让小苏的新年过得有点郁闷。不过很快,重返工作岗位的她用外卖平台的美食让自己快乐起来。
工作日的晚餐,小苏通常会点一份40多元的轻食沙拉;周末不想出门买菜,又找不到“饭搭子”时,她会叫一人份的麻辣小火锅。
根据国金消费研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单身人群只是偶尔做饭,与之相比,已婚人群做饭频率相对较高,通常一周三次以上。另据美团点评公布的2018外卖数据,一年里,20—30岁人群贡献了65%的订单量,外卖一人食消费成为主流。
规模超2亿,单身带火 “一人量”商品
《单身经济崛起,消费新势力抬头》专题分析报告对出生于1985—1995年的2000名未婚人士做了细致研究。研究发现,单身群体的消费主要有四大方向:花钱买方便、花钱为了悦己、花钱买寄托和花钱买未来。
这其中,单身一族花钱为了悦己的消费倾向极大地促进了迷你小家电的增长。记者登录几大电商平台,发现“一人量”的商品物美价廉,颇受追捧。如,京东一款长虹的迷你电饭煲只要95元,累计销量13万+;苏宁易购一款一次仅能煮2至4个鸡蛋的小熊煮蛋器售49元,累计销量8700多件;天猫销售的美的10升的迷你小烤箱仅115元,但月销量超过1万件。进入2019年,一大批食品类品牌也纷纷推出一人份包装的冻干银耳羹、蔬菜速食汤,而粮油调味品也顺势推出一人食用的小包装。
小型洗碗机、迷你小冰箱、单人烧烤架、单人小火锅……近年来,各类“迷你神器”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据天猫发布最新数据报告显示,迷你微波炉和迷你洗衣机的购买人数增长最快,2018年分别增长970%和630%;迷你语音智能音箱表现最为突出,销售增长量为16000%。但这并非个例,苏宁易购的销售数据也出现了类似的迹象,2018年9月至10月,该平台迷你火锅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605%。
可创造无限商机,也要警惕负面效应
“一人食”“一人量”商品的畅销,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嗅到了商机。家电企业更是瞄准“单身经济”大力推出为单身人群量身定做的专属新品,如海尔440mm小尺寸JOY小型冰箱,大宇2.5Kg容量壁挂式mini洗衣机,S-cubism公司的3 cm超薄型扫地机器人等都是近两年来知名家电企业推出的新品。
业内人士预计,主打“单人份”的业态给单身人群创造了更多的买单入口,功能越来越细分的“单身伴侣产业”不断迭代出新的产品,正式进入消费升级周期拐点。面对逐渐增长的单身经济,有人欢欣鼓舞,亦有人忧心忡忡。“当今的单身人士拥有更强的购买力和更强的消费意愿,这也为很多行业带来了商机,但未必都能够转化成积极的经济贡献。”湖南大学经济学教授李斌认为,要警惕“单身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
国金消费研究中心的单身经济专题分析报告显示,在一线、新一线和二线城市,基本上40%左右的单身青年“月光”,而四线、五线城市该比例更高达76%。业内人士指出,当下部分年轻人“月光消费”,甚至“超前消费”的现象比较严重,类似情况若蔓延开来,将给个人、家庭和全社会带来风险,既增加年轻人自身和家庭的债务负担,也可能带来今后的社会养老风险。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