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面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11亿年轻人 面临听力受损~~~
11亿年轻人 面临听力受损~~~
11亿年轻人 面临听力受损~~~
2019年02月26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11亿年轻人 面临听力受损
你“听到”了吗?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一组数据,目前全球12岁至35岁的年轻人中,有约11亿人正面临着不可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而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成为了听力下降的“第一杀手”。如果不积极干预的话,预计到2050年,有超过9亿人患残疾性听力丧失。世卫组织呼吁,监管机构和生产厂家应确保在智能手机和其他音乐播放器上,安装控制音量和收听时长的软件,防止使用者听音乐时间过长或收听时音量过大。

  数据引人担忧,现实更不容乐观。在大街上、公交车站、地铁里、餐厅内,随处可见戴着耳机调大音量听音乐的年轻人,他们在听音乐的同时,却不知道自己的耳朵正在遭到摧残。

  张女士每天乘坐地铁上下班,总是戴着耳机穿梭在地铁内,而在地铁嘈杂的车厢里,又总是把耳机的声音调得很高。专家在北京地铁5号线车厢内测试后发现,行进过程中的地铁噪声已经超过了80分贝。

  专家强调,如果在超过80分贝的地铁听随身听,外界的环境嘈杂,耳机的输出效果必定受到影响,音量开得越大,对听力的损伤就越严重。

  在测试人员的建议下,张女士来到中国聋儿康复中心进行检查,医生告诉她,由于长期佩戴随身听在地铁等嘈杂场所听音乐,张女士的听力已经比常人下降了40分贝。

  黄小姐平时喜欢戴着耳机听歌睡觉。谁知道近日早上起来,她发现自己听不清别人说什么了,而且耳朵里像有东西在一直嗡嗡叫。在医院检查发现,黄小姐耳朵鼓膜没有问题,但纯音听力测定减退,医生判定为噪声性耳聋。

  王先生是一名音乐爱好者,尤其喜欢听节奏激烈的摇滚、金属音乐,上下班的路上,他总是耳机不离身,用音乐把自己隔绝起来。近日,他因耳朵不适到医院检查。耳科医生告诉他,当耳朵出现耳鸣,甚至偶尔听不清别人说话时,说明耳朵已经在对自己发出警告,“该休息一下了”。“像王先生这样的情况并不少,很多年轻人到我们这里一检查,发现听力已经和老年人差不多。”医生表示,这和年轻人喜欢用耳机听歌有相关性。

  贴心提示

  牢记“60-60”原则

  第一:减少耳机使用时间,严格遵循“60-60”原则。所谓“60-60”原则是指一种国际公认的保护听力的方法,即:使用耳机时,音量一般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能调至更低最好;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则不宜超过60分钟。

  成人每天戴耳机不要超过4个小时,未成年人不超过两个小时,并且每次佩戴耳机30至40分钟后,就要让耳朵得到充分休息。

  第二:千万别戴着耳机睡觉。睡觉过程中姿势难以掌控,在造成噪声伤害的同时也容易压迫耳机,给脆弱的耳朵带来物理伤害。

  第三:不要在嘈杂的环境中听音乐。当你发现在嘈杂环境中音量调大到60%的时候还听不清,那就该摘下耳机了,再接着听只会损伤耳朵。

  第四:使用具有降噪功能的耳机。主动降噪耳机可以很好地保护听力,减少听音乐时的噪音影响,从另一方面帮助我们降低耳机音量。

  有数据显示,90至100分贝会使人的听力受损,100至120分贝使人难以忍受,几分钟就可暂时致聋。有人提出,两只耳朵轮流听总可以了吧,其实这样也是不科学的,一只耳朵戴耳机不仅会使听力失衡,还会造成大脑疲劳。

  据新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上瘾的 聪明药
你“听到”了吗?
危险的 洗血美容
衡阳晚报版面十A10你“听到”了吗? 2019-02-26 2 2019年02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