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就说
➡
2月18日,是广东地区中小学校正式开学的第一天。为确保返校学生水上出行安全,广东海事精心部署,派出执法人员到“学生渡”护送学生们安全返校,向学生派送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单张,引导学生在开学首日学习如何正确穿着救生衣、水中遇险如何报警和自救等安全基本知识。
每到新学期开学,全国各地教育局一般会发文要求各区、各学校于开学的第一天,利用开学礼、班会课、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应急疏散演练、课外实践等方式开展安全教育第一课。自2008年起,教育部就和中央电视台密切合作,于每年新学年开学之际推出《开学第一课》,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保护自我”的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按惯例,一般学校的开学第一课,老师们会侧重文化教育、情操培养,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安全重于泰山,生命大于一切。而中小学生是未成年,心智不够成熟,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不够,迫切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和保护。在此语境下,安全教育在开学第一课就显得特别重要。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早已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1996年3月,国家7部委曾联合发布通知,决定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日”,规定所有中小学校都要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活动。当然,对于中小学的安全教育不能只依赖学校教育,家长和社会也应当发挥作用;内容也不能只停留在大自然灾害上,更多的是要把日常生活中的防拐骗、安全过马路、玩水等;时间也不仅在开学讲一课,而是要常态化,且细化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学校、家庭、全社会三方面给力,共同关注安全教育,中小学生才能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