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漫评
➡
近日,由央视春晚小品《占位子》引出的“教室C位到底在哪”,成了家长们热议的话题。据了解,现实中大多数家长对教室排座的最大诉求,就是在于希望孩子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大多数家长心中的“C位”“黄金座位”就是“中间、靠前”。
教室里真的有“C位”?笔者认为,除了高度近视,或者听力有缺陷等特殊情况需要安排中间靠前的座位外,其余的学生并不存在所谓的“C位”。家长们以为中间靠前的位子,就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其实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老师带班,应该会对每一个学生都负责、都是同样对待的,并不会因为座位的远近就更关注谁、遗漏谁。
其实,许多家长为孩子争“C位”,实质是在“成功焦虑”的心态下,放大了无关紧要的因素。许多家长担心自家的孩子竞争不赢别人的孩子,担心自家孩子成不了才而患上了“成功焦虑症”,由此在孩子的学习环境、学习条件上变得极度敏感。事实上,如果孩子学习刻苦用功、上进心强,教室里哪一个座位都是好位、“C位”;反之,如果孩子顽皮捣蛋、心野人野,不愿学习,就是坐在老师眼皮底下也没有什么用。
东汉时期,有个“隔篱偷学”的故事,说的是东汉著名的经学家和天文学家贾逵小时候在学堂外面听课成才的故事。这个故事,早己证明孩子的成才和坐什么位子关系不大。所以说,许多家长与其使出浑身解数、千方百计地去为孩子调位子、争“C位”,不如下功夫引导孩子培育爱学习、刻苦用功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