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视曝光了广东汕头市一些路边的旧衣物回收箱里暗藏猫腻,一些组织打着慈善的名义常年开展旧衣物的收集、处理等业务,却将回收的爱心衣物拿去变卖或进行深加工牟利。
设置捐衣箱的初衷,在于通过公众参与的渠道来汇聚爱与善的力量,帮助弱势群体让他们“生活上多一点保障,心灵上多一些温暖”。一方面可以将人们闲置的衣物利用起来,实现了资源的节约;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对贫困地区人民的帮助,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但是,如今“环保公益捐衣箱”出现投放管理混乱,还给了不法分子一些可乘之机,成为其敛财工具,不仅消费了公众的爱心,也让公益事业蒙尘。捐衣箱回收衣物去哪儿了?这不应该成谜。
笔者建议,首先,有关部门应将“环保公益捐衣箱”投放管理列入议事日程,并明确监管职责和范围;其次,旧衣物回收箱的投放方应有正规资质,在投放之前应有相关部门的批准。投放到社区、校园的回收箱上应写清真实的回收单位和联系电话,以便居民、学生等放心投放或捐赠,同时便于监督;再者,对旧衣物的去向应该公开、透明,这些爱心捐献的“旧”衣物是否真正到了贫困者手中,让公众有知情权。同时,对于打着“爱心捐赠”回收旧衣物牟利之人,不妨实行“零容忍”,一经发现严肃处罚。
热点漫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