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春
2018年12月22日,四川通江的小城和姑姑家的儿子小军看电视后,体验“野外求生”,不幸落水。当晚9点多小军自己回来了,经过村里几十人连夜寻找,第二天上午9点多,小城在下游几公里处的河边被找到。小城自述,他在落水后晕睡过去,醒来时已经在石头上,直到姑父找到自己。这次事情之后,家长表示,已叮嘱孩子不能做这样危险的事情。
“野外求生”听起来很酷,但其中也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如果稍不注意,就可能受伤,甚至是丢掉性命。作为成人,进行野外活动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准备,何况是小学生。须知,小学生想法本就不成熟,缺乏安全意识,遇到困难可能难以做出正确判断,进而给自己带来危险。
近年来,一些野外求生节目层出不穷,这些节目更具挑战性的同时,对小学生也更具吸引力。当下,很多小学生都被沉重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他们也希望生活更加精彩。因此,家长应该及时察觉小学生这方面的需求,尽快补齐中国式家庭安全教育的短板。笔者认为,家长应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一是多和孩子谈心,正确引导孩子看待“荒野求生”,让孩子意识到其危险性,切不可盲目行动。二是家长可以多和孩子到野外郊游,甚至是宿营,让孩子体验真正的户外生活,并对孩子进行因地制宜的安全教育,告诉孩子如何在荒野求生,这样既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增强孩子户外专业性求生技能。三是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专业的户外活动。如果家长没空,让户外培训机构带着孩子体验野外生存探险,这也未尝不可。
总之,对待小学生体验“野外求生”,我们不能一味责骂,更多需要思考背后的问题。特别是家长需要进行相应改变,只要正确引导孩子,“野外求生”不仅能满足孩子好奇心,更能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