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全国无偿献血工作会议传来佳讯,我市再次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光荣称号。这也是我市第6次获此殊荣。此外,我市曹灵华等90人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蔡永健等110人获银奖,艾福生等329 人获铜奖,衡阳市华菱衡钢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湖南高铁学院刘倩获无偿献血促进奖个人奖,王文亮等9人获志愿服务奖项。
无偿献血在我市走过了29年的岁月,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跨越式的发展。
2016年至2017年,全市无偿献血88558人,献血量达28.76吨,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固定献血者比例达到 50%以上,确保了全市医疗用血安全、及时、有效供应,为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助推衡阳创建文明城市作出了卓越贡献。
A
各级领导重视:构建良好政策环境
无偿献血工作在我市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政策支持,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与贯彻落实。
强化了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无偿献血工作,市政府常务会议把无偿献血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研究无偿献血工作,解决市中心血站建设、爱心献血屋及县(市)区采血点建设等问题。每年召开全市无偿献血专题工作会议,部署安排全市无偿献血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担任主任、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的衡阳市公民献血委员会,强化了无偿献血工作。市人大、市政协对无偿献血工作非常重视并多次进行了专题调研,解决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市领导带头参加无偿献血,为广大市民开展无偿献血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强化了部门配合。各有关部门、高校及驻衡部队大力支持无偿献血工作,为无偿献血工作开展提供了大量帮助和有利条件。2016年10月,我市召开了高校负责人座谈会,团市委原书记刘英(现任市卫计委党委书记)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为高校开展无偿献血工作搭建了更好的平台。
强化了督办考核。无偿献血工作被市委、市政府纳入对县(市)区绩效考核综合内容,市政府出台《衡阳市无偿献血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从政策层面加强无偿献血事业。同时将无偿献血工作列入市委每年度督查内容,市委督查室每年都要对县(市)区开展无偿献血工作督查考核,有序地推进了全市无偿献血工作。
B
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无偿献血氛围
无偿献血,没有广大群众的参与与支持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血站人深深地认识到推进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提升群众“献血是责任和义务”意识的至关重要性。血站把宣传工作作为日常工作来抓,建立了立体的多方位的宣传网络。
创新了宣传方式。利用衡阳电视广播、《衡阳日报》、掌上衡阳、中国献血网等多个新闻媒体平台,报道无偿献血先进典型事迹及献血法律法规、科普知识。自2014年衡阳市中心血站开通无偿献血官方微信平台以来,访问平台人数逐年增多,原创稿件达220余篇。
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开展了衡阳市最美献血大学生微信评选、徒步宣传、座谈会以及各大节日庆祝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无偿献血活动,让市民多渠道了解无偿献血工作,尤其是在2016年的6·14“世界献血者日”活动,市政府领导率市政府机关干部参加无偿献血活动,以实际行动带动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各医疗单位、各高校志愿者近600人参加活动,献血量达19万余毫升。
自2012年起,已持续固定开展“血站开放日”活动,增强无偿献血工作透明度,消除了市民对无偿献血工作的误解与偏见。
丰富了宣传载体。在各高校新生入学手册中融入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并发放到每位新生手中,与各大高校联合组织开展无偿献血专题活动12场次;组织各大高校学子来市中心血站参观26余次;通过举办无偿献血科普知识班,开展文艺汇演等多种有效形式,将无偿献血融入学生娱乐生活中,全市在校青少年知晓率达到97%。为确保应急用血需求,全市各高校分别建立应急血库,实现了召之即来,来者能献,满足紧急医疗用血需要。
拓宽了宣传范围。在各社区和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置无偿献血宣传专栏;将无偿献血知识编入社区医保健康知识手册中,印刷6.2万册发放到市民手中;借助各县(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渠道,将无偿献血宣传资料发放到农户手中,让农民朋友对《献血法》、血液知识等有更多的了解,引导其走出“献血有损健康”的误区,改善农村等地区献血不够主动的局面。据调查,衡阳市15~55周岁人口中城市居民对无偿献血知晓率大大提高。
C
优化献血服务:献血者满意度提高
优化无偿献血服务无疑是促进无偿献血发展的关键一环。为了提高服务水平,市中心血站建立了献血者呼叫平台和视频监控系统,改进了回访方式,通过电话、短信和信件等形式进行了反馈和结果咨询,确保了每一位献血者献血后能及时得知献血结果,减少了献血者投诉。
自2015年启动“无偿献血免费用血直报”工作以来,我市无偿献血者本人及其直系亲属如需临床输血,在医院出院时即可直接享受报销,并通过多途径向社会和病人公示和宣传,为广大无偿献血者提供更方便、更及时服务。
进一步优化献血环境。2018年10月份,市中心血站新业务大楼正式投入使用。新业务大楼是一所集采供血、科研、血液病治疗于一体的、年供血量近30吨的现代化血站。除此以外,2016—2017年,市中心血站持续加大了固定献血点的规划和建设,各县(市)区共规划了爱心献血屋(房车)9个,现已全部投放使用,为爱心市民提供了便利、温馨的献血环境。
进一步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衡阳市中心血站党员干部成立了“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结合“两学一做”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深入采血点进行现场招募和志愿服务,吸引了更多的市民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进一步保障了血源的充足。
D
加强监管:确保临床用血科学安全
血液安全,关乎献血者的健康,更关乎受血者的生命。血液从采集、检验、制备、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不能有半点马虎、疏漏或闪失。为此,市中心血站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是实现用血管理信息化。加大财政投入,将全市各中心储血点、储血点与市中心血站联网,实现临床约血、库存管理、血液温度监控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血液质量更有保障。
二是推动质量控制规范化。成立了血液质量控制中心,由相关医疗机构临床输血方面的权威专家组成,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建立和完善全市的血液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加强对全市临床用血的督导检查,规范采供血及血液质量控制工作,进一步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确保全市血液质量和用血安全。市卫计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用血医院开展储血点建设和科学合理用血检查,并随机抽查,促使各医院进一步完善了储血点建设,并实现储血点与血站的网络对接,使医疗临床用血更安全科学。
三是做到学习培训经常化。开展全市性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培训班,聘请知名专家对全市输血医疗骨干讲授临床输血先进技术,有效提高了医护人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
今天的魅力衡阳,正在崛起中赶超奋进,正在和谐中科学发展,也创造了大爱无疆的感动!成绩的背后,是献血者的爱心一次次熔铸,是患者的希望一次次燃起,新老雁城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人间真情,为这座城市6次赢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