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小哥上门来。一开始还以为是侄女妹子又淘了什么宝贝让我签收呢。
这时QQ好友头像闪动,“收到了吗?”
她送我两瓶猫鱼,两瓶自做的猫鱼。不知为什么,长沙话里将腐乳叫做猫鱼。老鼠爱大米,猫儿爱吃鱼,我儿子这个说法也满有趣有道理的。
她是我的一位文友,擅写散文,会做“销魂牌”猫鱼,据说常常还没动手做,就被亲朋好友预定了。因为我教她用WORD文档写稿、和她分享报刊邮箱的缘故,她答应到时送我猫鱼吃。没想到她言而有信,真寄来了。
我急不可耐地拧开盖子,用手指刮了点试味,真辣呀,还有很重的酒味。看我不清白,她解释说这样才放得久,不变味。
我写了条说说,感谢这位隔屏相望的好友,尽管礼物没想象中好。
过一会她却说,我们有共同的网络好友,会看到的。
我知道她的意思,便删掉了。
想起我有次把她一篇回忆父亲的散文发到群里,共享发表的喜悦,竟惹她生气了。她认为我是故意这样做,使群里编辑没发她这篇文章,我是真不知她也把这篇文章投给这家老人报了。面对好友误解,我很难过,百口莫辩,一气之下便删了她。不久又加上了她。
回家后,我对妈妈讲猫鱼是一个网友送的,不要告诉我老婆,怕她乱想。她就是不喜欢我和女网友聊天。“记着,要是她问哪来的,就说我从过路小贩手中买的。”
妈妈笑问:哪个堂客送你的?
想想是啊,女人才喜欢做猫鱼、腌菜一类下饭菜嘛。
“陌生人送的,你也敢吃?”老爸狐疑。闻此,我停下筷子,有点犹豫。
现在这两瓶猫鱼还放在冰箱里没动,似乎被忘记了,一家人吃的是超市买的猫鱼。我和这位同在省城的文友仍然在随意地聊天,如沉闷日子里的风。最近她写的一篇亲手制作猫鱼的文章发在晚报副刊了,相信叫不少读者嘴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