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失眠作为一种病症,可以单独出现,往往预示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即将产生疾病;也可以作为附属病症出现,这在慢性病、老年病尤其常见。
失眠从脏腑辨证,最常见是心肾不交,因心火不能下达肾水,肾水不能上济心火,水火不济,导致心火过旺,热扰心神,影响睡眠。还有,当身体出现阴阳气血不调,正气虚则邪气盛,人体会产生很多垃圾,淤血、痰湿,阻碍营卫之气的正常运行,也会导致失眠。中医讲胃不和则卧不安,晚上吃太多,会产生痰湿,导致阴气和阳气无法交合,进而失眠。临床上很多失眠与胃有关。另外,现代人精神压力比较大,产生精神上的焦虑,忧郁,肝郁化火,热扰心神,或者肝郁脾虚,脾失运化,导致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最后,思虑过度,暗耗心血,血不藏魂,出现失眠多梦,常表现为睡眠浅、多梦、易惊醒,伴神疲气短、心悸不安,这种证型属心脾两虚。
专家认为,失眠可先求助中医,通过中药治疗,加之调心养生的方法来系统解决失眠。中医方运用时,要辩证论治,常见有以下几种证型:
1.肝郁化火。多数少寐,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可通过使用龙胆泻肝汤来疏肝泻热、安神。
2.痰热内扰。脾胃有痰湿而致失眠。肠胃的问题,多和肝胆有关系,中医证型属胆胃不和,可通过温胆汤理气化痰来清胆和胃、促进睡眠。
3.阴虚火旺。多为老年人,多心烦不寐,五心烦热、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细数。可用黄连阿胶汤滋阴清热,交通心肾。
4.心脾两虚。多梦易醒、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黄色少华、舌淡苔溥、脉细弱。建议用归脾汤养血安神。血虚的女性可有闭经、经量少、崩漏,也可服用归脾丸。
5.肝郁脾虚。情绪不稳定、焦虑、压力大,导致入睡困难,可服疏肝健脾、养血安神的药。
6.心胆气虚。多表现为噩梦惊扰、夜寐易醒、胆怯心悸、遇事易惊,舌淡脉细弦。建议选用柴胡龙骨牡蛎汤,可疏解少阳、化痰清热、镇静安神的作用。
温馨提示:以上药方需在专业中医诊治或同意下方可按方服用,切忌擅自服用。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