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面十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0月26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个有点 偏执的人
  封志良

  多年前,我写过一篇通讯,讲的是一个追梦“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引起了一些关注。其中有主人公跪在我国数学家刘建亚房间门口,请求审阅其论文的细节。可是,文章发表后,当事人却矢口否认,说我诽谤他。我知道,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有口无心。

  几天前的一个早晨,在常宁市委大院,我又遇到了他。他看上去苍老了许多,且显得十分疲惫。我问他:“吃过早饭没有?”他说:“没有。”于是,我请他在食堂吃了一顿早餐,粉、面包、鸡蛋,都要了一些。看他的情形,肯定是已有一两天没有吃过饭了。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为了一个偏执的梦想,落魄至此,实在让人有些唏嘘。他问我:“你们单位的某领导还在吗?我等下去找你们。”他提到的某领导,曾经对他很同情,每回来找,都会从自己身上掏出五十、一百给他。我说:“早几年已到某乡镇当书记了,你不要来了。”

  我跟他说:“你的论文已被证实是错误的了,《山东大学理学学报》也把你的文章在电子版上撤掉了。刘建亚还因为你的事情,受到了一些非议。你不要再去白白耗费自己的精力和金钱了,回家带孙子吧!”他显然已经知道了这个事情,并没有像以前我看到一个北师大硕士写他的那篇文章中那样“很激动,眼泪哗哗地往下掉”。他当时表情有些失落,显得非常木讷,他接着说:“陈景润的那个论文也有很多错误,但也得到了全国的公认。”看来,他依然不能承认失败,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毕竟,30年的付出换来这样一个结果,谁都难以承受如此的打击。

  此后两天,他又到过我的单位两次找我。一个为了自己梦想,把包括孩子和家庭在内的所有东西都可以放弃的人,谁又能劝得动他呢?我想。

  这个人痴迷的是哥德巴赫猜想,而我要说的另一个人痴迷的则是诗歌。他痴迷诗歌已经到了什么事情都不顾的程度,沉迷在自己的世界中始终不愿走出来。他只有一个女儿,现在可能已成年了吧。他曾告诉我,早些年他女儿的学费都是他在广东打工的前妻在负责。他的女人对他早已死心,在很多年前就已与他离了婚。

  过去很多年,这个人没有在他那几亩土地上种庄稼,却一直把自己关在心灵的田野中种诗歌。他每有新作,都会跑到县城来,找人看看。他听说我在诗歌上有点虚名,又加之在宣传部门工作,几年前来到我的办公室。起初,他写的是些藏头诗,也就是那种五字或七字一句的打油诗,既无个人感触,也无语言意味。我跟他说:“我是写新诗的,对旧体诗不太懂。但凭我的直觉,你的诗很平常,写下去没有什么希望,甚至你连基本的格律都不熟,不如老老实实去干点别的事情赚点钱,把女儿教育好。”他没有说话,自己搭车回家了。

  有一次,在我办公室,我看到他寄稿用的是早些年那种快件的方式,一篇短短的诗歌稿子,打印和邮寄费就要耗费十多块。我实在有些看不下去,说:“在这些报刊上发东西是很难的,你这样的文字水平,这样不计成本地去快递,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他依然不听,依然乐此不疲。

  出于同情,我在我编辑的县级报纸的副刊上发了他两首诗。这两首诗都是新诗,还有点意境,比他的旧体诗要好一些。后来他来得更勤快了。以前是半年来一次县城,此后,他差不多每个季度都要来一次。每次来,都要带些新作请我指导,但我每次都给他泼冷水。有一天,他在电话里告诉我,已在兰江的一个鞋厂找了份事做,现在每月有两千块钱了。我真为他感到高兴。但不知为何,没做多久,他又回去了。不知是不是年纪大了的缘故,回到家中,他没有其它什么事干,责任田也流转出去了,更不晓得打牌。于是,他又开始鼓捣起自己的诗歌来。

  他寄出的诗歌终于有了回音。有一天,他非常激动,拿着一本刊物来找我。我一看,是一本不发稿费的民间刊物,但他却如获至宝,脸上呈现的喜悦溢于言表。那次,他跟我提出想加入作协,不知符不符合条件。其实,这个事情,此前,他跟我说过多次,但我每回都跟他解释:入不入作协,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没有多大的关系。但他依旧很执着。于是,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多年前的空白的县级作协会员证,帮他填上了名字,满足了他的要求。我想,再怎么打击,也必定是于事无补,倒不如成全,了却他一桩心事。

  那年春节,我在乡下接到了写诗的这个人借别人的手机打来的电话。他跟我拜年,我祝他健康快乐。我劝他写点东西可以,但不要再往那些大刊物投稿了,把那有限的困难生活补贴白白浪费在邮资上,实在有点不划算。此后,我再也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不知他现在可好。

  曾经我一直认为,一个人长年累月地坚持做一件事情真的不容易,如果他们还能在其中体验到那种痴迷带来的快乐,那就更加让人羡慕和敬佩了。但从这两个人身上,我却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想法: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何必要往死胡同里钻呢?当初,他们如果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时放弃,选择一条更适合自己的道路,毫无疑问,他们的生活将是另一番景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两个有点 偏执的人
五十年后,向老师鞠躬致歉
市井话本 移 车
衡阳晚报版面十五A15两个有点 偏执的人 2018-10-26 2 2018年10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