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撑起“半壁江山”
“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已达2726.3万家。一大批民营企业家迅速成长,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数量已经过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樊友山在会上表示。
民营经济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数据显示,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
樊友山说,民营经济撑起了中国经济“半壁江山”,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紧密配合、携手共进,初步形成了合理的产业分工布局,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多方发力破除民企发展痛点
不容忽视的是,今年以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和金融去杠杆影响,一些民营企业发展遇到困难。全国工商联的调研也显示,融资难、融资贵、税费负担重等成为制约民企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此,多部门和地方政府正在加码推出一系列政策,力图破解民企发展痛点。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强调,必须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必须进一步深化研究减轻税费负担、解决融资难题、完善环保治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财政部部长刘昆近日表示,全面落实已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同时抓紧研究更大规模的减税、更加明显的降费措施,真正让企业轻装上阵、放手发展。
地方上也在加大民企和中小企业支持力度。河南省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格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支持民间资本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享受平等的准入标准和优惠政策。同时,还将实施中小微企业成长行动,千亿资本助力非公有制经济行动,企业降成本专项行动等。
“从稳定预期角度看,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有利于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日前国常会强调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就直指今年以来融资的实际结构困难,具有进一步疏通信用的实质作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表示。
更大力度支持政策将出
更大力度的支持政策将加快出台。10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出台更多有利于民营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政策。
“在以前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基本上在15%-20%,而国有企业的融资成本只有5%-6%,随着降准,融资成本在下降,但是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企业研究处处长刘兴国表示。
刘兴国表示,要增加中小企业的获得感,就要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同时,还应该有更大力度、更大规模、更精准有效的减税降费政策。“税收获得感跟进项税抵扣有关,需要简化中小企业进项税抵扣相关规定,让中小企业能够充分抵扣应扣进项税。或者是进一步研究提高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门槛,让更多小微企业享受到税收优惠。”
在这方面,即将有大动作。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更高层次、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政策有望加快出台,着力提高中小企业获得感成为重要目标。
另外,在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上,还有很大的政策空间。刘兴国指出,要进一步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公平对待国企和民企、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打造有助于不同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环境。
据新华网